“互联网+”概念的火热延伸到医疗领域,带来了远程医疗的迅速发展,远程医疗在今年以来呈现出“爆发式”增长。10月31日~11月1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远程医疗峰会(CITS)在北京,一千余位来自远程医疗、医疗企业、医院卫生机构、科研单位、商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全产业链条行业的代表与会。
天津市远程医疗协会会长 冯雪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人均GDP的增长,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健康管理的需求大增。我国医疗环境与国家政策高度相关,有了政策的支持,以及庞大的市场需求,都将促进远程医疗的迅速发展。
基础设施的建设滞后以及人们对远程医疗理念的保守,是目前限制远程医疗推广普及的瓶颈。虽然计算机、互联网、医疗设备等方面的进步为远程医疗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但在很多偏远地区,医院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整体的信息流平台没有被打通,存在相对的信息孤岛,医院之间没有联通,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
远程医疗要进一步发展,首先要依赖技术的进步,然后才是制度的革新,因为有了技术突破才能为制度革新提供依据和路径。偏远地区技术基础设施的投入,还是要靠政府去牵头做好带头作用,引导民间资本的进入。
医生、患者、管理部门和机构对于远程医疗的认识也需要更新。目前很多患者对于实物经济的价值感比较强,比如吃药、打针、手术,认为这是在接受医治,对于医生的问诊、健康咨询这样“看不见”的专业服务价值还不认可,认为不值得花钱。从医生的角度看,由于“人命关天”的想法,诊治相对比较保守,对新事物的尝试比较谨慎。因此,医患双方对于远程医疗的认识以及应用动力不足,为其推进带来了障碍。
远程医疗的应用范围很广,尤其在慢病管理方面具有优势。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无法根治,只能是控制、注意日常管理,此时互联网的手段和工具就非常有效,医患应该认识到这种便捷性。接受新事物需要一个过程,更多医生、患者、管理部门应该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去拥抱互联网医疗,更多地应用远程医疗。
天津市政协原副主席 曹秀荣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距大,医疗资源高度集中于大城市;偏远贫困看病难,难以接近优质医疗资源。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均衡分布,是当前医改的重点和难点工作,分级诊疗、医生多点执业以及医保政策的改革,都是为了配合解决医疗资源合理分配问题。
当下医改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解决边远地区缺医少药的状况,远程医疗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出路。
美国远程医疗协会首席执行官 乔纳森·林科斯
远程医疗为患者提供了最大的便捷性,让患者能更快的同医生接触,减少了时间、经济成本,扩大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
天津市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王威
中国市场自有其独特性,不可能全盘照搬美国的技术和发展路径,但两者可以进行结合。在美国技术与中国市场结合的初期,需要地方政府的强力支持。
中国未来的希望在基层医院。天津规划了260多家未来的基层社区医院,算上京津翼覆盖超过一亿人口的区域。高新区希望为中美合作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基层医院平台,让大家最快找到合作伙伴。
以上是嘉宾关于远程医疗的言论,活动家整理编辑。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小编微信:hdjkefu。
找会议,上活动家!方便、快捷、安全找到最优质的会议。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活动家微信公众号:VESERVICE,或直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