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活动家资讯

活动家资讯

传递会议价值_深度行业分析

  • 商务会议
  • 游学
    • 国内标杆
    • 海外考察
  • 国际展会
  • 会议资讯
  • 演讲嘉宾
  • 发布活动
  • 订单查询

邢自强:X实现“绿色转型”的三大支柱

Posted on 2021年8月29日 By 培训机构时间表

中国去年底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目标,是对于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贡献的重要承诺。笔者认为,这个绿色转型过程,将仰赖技术投入、碳价机制、绿色金融三大支柱。短期内,限制类的减排举措,对生产、供给可能产生影响,重塑全球部分行业格局。中长期,则是经济全面电气化、电力来源新能源化,带来巨大投资机遇。

 

今年以来,一些地方行政性减排措施接踵而至,特别是“十三五”期间碳排放指标完成度较低的地区。由于清洁产能可能无法在短期内跟上弥合缺口,部分重排放产业减产势在必行,作为碳排放主力的钢铁行业首当其冲。钢铁重镇唐山市已宣布全行业今年减排40%,减产30%-50%。由于供给收紧,钢材价格今年有望明显上升。此外,鉴于中国近年稳坐全球钢铁生产和消费的头把交椅,全球市场格局将迎来变局。在产成品市场,中国在2020年达约5400万吨的钢材出口可能因减产全数抹去,对应的供给缺口需要由欧洲、美国和南美的闲置产能所填补。对原料市场的冲击可能更为显著,由于中国贡献了全球铁矿石海路贸易的75%,铁矿石价格可能接近见顶,并且在下半年面临下行压力。

 

虽然部分重排放产业的减产相对显著,但由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关闭大部分过剩产能,供给侧整体收缩的空间和幅度较为温和。笔者估计已出台的生产限制性举措对经济的影响大约在GDP的0.1%左右。与此同时,由上游价格和全球复苏推动,PPI短期存在上行压力,有望在二季度在低基数下触及8%,和2017年初的高点类似。市场普遍担忧上游价格上升是否会挤压下游利润。笔者认为,2016和2021年两轮供给侧收缩均恰好与全球需求共振复苏重合,因此即便下游利润率可能有所下降,总体利润仍将随着出口水涨船高。

 

长期而言,鉴于政府希望维持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占比,并且进一步提升广大中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中国绿色革命的路线图将仰赖海量绿色投资,通过科技赋能在能源生产和消费环节减少碳足迹,而非简单的削减产能。接下来几十年的海量技术投入和投资,其数量级可能高达以百万亿计,相当于每年GDP的1.5%到2%。

 

经济全面电气化、电力来源新能源化将迎来巨大的投资机遇。例如钢铁生产从高炉转向用电弧炉,出行改用新能源汽车,冬季取暖转用电油汀等。国家对电气化率已经设立了明确的目标,从目前的27%在2030年达到35%,到2050年达到60%左右。与此同时,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专利数、装机容量和发电量都是全球领先,将来这方面的投入还将持续加大。考虑到清洁电能相对传统能源发电的稳定性较低,对电网“削峰填谷”的调度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未来中国将通过加大对智能电网和储能技术的投入来提高电力传输效率,“十四五”期间相关投资额将超过六万亿元。

 

另外一条重要的碳中和路径是森林碳汇。过去二十年中国贡献了全球新增森林面积的四分之一,森林覆盖率从18%提升到了23%。中国希望在2035年之前将该数字进一步提高到26%。

 

百万亿级别的绿色投资,钱从哪里来?答案是:绿色金融和碳价机制双支柱框架。关于前者,央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信贷政策、信息披露等手段来引导资金流向绿色项目和投资,包括风险补偿、贷款贴息、更优惠的再贷款利率等。主权投资基金、社保基金则可能将ESG纳入投资框架。而为了应对所谓棕色资产的不良率提高,维持金融稳定,央行可能明确棕色资产的定义,要求银行披露相关风险敞口,加强压力测试,甚至调整绿色资产和棕色资产的风险权重等。

 

支柱之二是碳价机制,即通过建立碳排放指标和排放权交易的组合拳,辅以新式金融衍生品,给碳排放权定价从而促进减碳。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将加快全国碳排放市场建设,同时针对碳排放交易逾期支付和碳排放谎报行为推出惩罚措施。据生态环境部所述,排放权交易系统的规则制定已经完成,预计年中将开始实行。煤炭发电行业将成为新系统的首批参与者。未来有望将覆盖范围扩大到建材、钢铁、有色金属、水泥以及电解铝等行业。碳排放交易将给企业发出明确的价格信号,吸引科技层面有余力的企业增加绿色投资,同时获取收益。举例来说,特斯拉通过向传统汽车制造商出售碳排放权,在2020年赚取16亿美元,接近营收总额的一半。

 

海量投资驱动的绿色革命,在短期可能提升市场集中度。科技实力雄厚的头部企业能够相对顺利地完成“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的能耗目标。然而,小企业可能会面临一些成本压力,因为需要加大采用电弧炉、氢能以及碳捕捉和封存等高成本的减碳技术。另外,企业未来还将面临更高的监管成本。虽然目前国内企业的环保信息披露仍参差不齐,但随着中央对绿色经济的重视,A股市场今年有望迎来针对环境保护的强制披露要求。

 

此外,虽然绿色投资将占用可观的经济金融资源,但其对经济的长期影响仍偏中性,因为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支出有望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提升长期生产率。至于短期市场担心的成本上升,在长期可能不复存在:随着一些新能源技术的发电成本逐步接近甚至已经低于传统能源,成本推动型的长期结构性通胀发生可能性较低。此外,如果全球气候合作得以降低极端气候天气发生的频率,食品供给冲击带来的通胀波动反而将有所降低。

 

综上所述,碳中和意味着中国将彻底告别过去的粗放型经济,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投资结构、金融市场,甚至生活方式都将迎来巨大转型。诚然,碳中和前路漫漫,机遇和挑战并存,但今年紧锣密鼓出台的各类政策已足以彰显中国的决心。

演讲嘉宾

文章导航

Previous Post: 邢自强:三十年未有之变局,美国这轮通胀压力非同一般
Next Post: 邢自强:抑制美国通胀的三大因素正在逆转

More Related Articles

隋国扬 简历_上港总经理隋国扬 受邀参会演讲_活动家 演讲嘉宾
欧海光简历_佛山市伟峻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董事长欧海光受邀参会演讲_活动家 演讲嘉宾
Pentao Liu简历_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 教授Pentao Liu受邀参会演讲_活动家 演讲嘉宾
杨洁 简历_北大科技园 投资总监杨洁 受邀参会演讲_活动家 演讲嘉宾
Shuo Chen简历_GE Oil & Gas Suzhou FactoryGeneral ManagerShuo Chen受邀参会演讲_活动家 演讲嘉宾
ChrisKemp简历_星云创始人和首席战略官ChrisKemp受邀参会演讲_活动家 演讲嘉宾
  • 跑会指南
  • 演讲嘉宾
  • 会议报道
  • 商业资讯
  • IT互联网
  • 金融财经
  • 医疗医学
  • 能源化工
  • 农林牧渔
  • 综合行业
  • 区块链

手机购票

近期文章

  • 第二届图像处理、智能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PICE 2025)
  • 2025年第四届服务机器人国际会议 (ICoSR 2025)
  • 2025年第四届信息与通信工程国际会议(JCICE 2025)
  • 2025中国医药CIO年会暨第2届中国医药AI大模型应用大会
  • 国际分子生物学与进化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
  • 2025中国研究型医院大会
  • 2025年第二届计算语言学与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CLNLP 2025)
  • 2025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国际会议 (CoLSCM 2025)
  • 第六届护理与保健国际研讨会 (ICNH 2025)
  • 第五届胶体与界面化学国际研讨会(CIC 2025)

猜你喜欢

运维 移动互联网 云计算 人工智能 消费金融 UWB专利 投融资 FinTech 医药 网络安全 大数据 Chengkok 创业创新 架构 跨境电商物联网 智慧医疗 环保 生物技术智能制造 零售业 新能源汽车 活动家
活动家资讯

蜀ICP备17005018-3号

Copyright © 2025 活动家资讯.

Powered by PressBook Blog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