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10月31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六届“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会议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隆重开幕。会议包括2个主题学术报告,1个圆桌会议论坛以及1个会议论文宣讲。
香港大学教授叶嘉安
城市发展是由数字城市走向智能城市并不断向智慧城市转型的过程,而其向智慧型转变的关键便是传感器技术与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能应用不断健全,并提出对智慧型城市发展的美好期待。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贺雪峰
农民进城是一个过程,不能盲目鼓励农民进城,要进行资本下乡,要让农民的利益必须得到充分保障。
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赵万民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平原趋于饱和,且现阶段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目标和西部地区发展战略,山地正在成为国家城镇化发展和城乡建设的重要地区。
山地区域较之平原有较大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需要更符合生态规律,与自然相融合,需要更大层面上的技术支撑,涉及更多的学科交叉和融贯性。
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汀分校的Danelle Briscoe 教授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对自然、基础设施和城市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有了深刻的转变。
因为城市面貌的变化,鸟类在迁徙过程中常常无处歇息,增大了鸟类成功迁徙的难度。所以创新出可供鸟类停息的车库,来解决此类问题。
香港理工大学的教授邵健伟
“REF”的概念,即“Respect、Explore、Facilitate”。“我们要在设计时尊重不同人的背景、能力、需要、喜好等,探索人的运动、感知和认知,更新作为设计者的观念、工具和设计方式。
中国现在的盲道设计还不够人性化,并没有极大地考虑到视障者的需求和能力,这是要改进的。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武汉新区分院的杨正光
生态城的建设原则应符合上位规划,合理确定近远期结合的规划范围、尊重并依托现有基础设施、选择适宜的自然环境条件,指出产城融合、公共交通、社会和谐与活力、绿色建筑、强调自然生态环境修复和建设、生态标准的制定、定位与目标一致是生态城建设的关键。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黄积小
大数据热潮(“智慧城市”、“开放数据”、“互联网+”)、数据类型、数据采集等的思考,规划人员应转变研究方法思路。
以上是第六届“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会议上部分嘉宾言论,内容来自于华中大规建学院,活动家整理编辑。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小编微信:hdjkefu。
找会议,上活动家!方便、快捷、安全找到最优质的会议。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活动家微信公众号:VESERVICE,或直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