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活动家资讯

活动家资讯

传递会议价值_深度行业分析

  • 商务会议
  • 游学
    • 国内标杆
    • 海外考察
  • 国际展会
  • 会议资讯
  • 演讲嘉宾
  • 发布活动
  • 订单查询

专访 iOS 技术专家孙源:开发者的成长始于“死磕”

Posted on 2017年6月12日 By 会议指南服务
摘要:本文为 DevLink 专访系列,本期采访嘉宾是 iDev 苹果开发者大会《链接器:Linker 与 Loader 的前世今生》的讲师——孙源。在即将到来的 iDev 大会上,他将和大家聊聊 Linker 和 Loader 70 年来的发展历程,加深对 iOS 开发中静态链接、动态链接、程序加载等技术的理解,再结合实践,看看我们能利用链接器做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本文为 DevLink 专访系列,本期采访嘉宾是 iDev 苹果开发者大会《链接器:Linker 与 Loader 的前世今生》的讲师——孙源。在即将到来的 iDev 大会上,他将和大家聊聊 Linker 和 Loader 70 年来的发展历程,加深对 iOS 开发中静态链接、动态链接、程序加载等技术的理解,再结合实践,看看我们能利用链接器做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1、孙源老师您好,能否简单的介绍一下你自己?

我叫孙源,在网上的 ID 叫 sunnyxx,微博 @我就叫Sunny怎么了,会时常在微博上发一些 iOS 开发相关的东西,还有个博客 http://blog.sunnyxx.com 大多是比较偏原理性或探究性的文章,因为觉得去写网上随便就能搜索出来的东西不好玩儿,所以每篇文章都有很多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理解。

做业务开发的时候发现有很多 UI 上的重复性工作,于是和 team 里同学一起搞了些通用的东西,用着还不错于是就开个源吧,就成立了一个名叫 forkingdog 的开源小组,在 http://github.com/forkingdog 上能找到。

时不时也会参加一下技术大会和一些线下的技术分享,比如这次的 iDev 大会。现在在桔厂工作,做一些技术深挖的事情,妄图搞个大新闻。

2、与具体的编程和实现不同,您这次分享的议题在大家看来更加偏重底层,关于链接器,似乎很多同学只有在学习编译原理时才会遇到,日常工作中则很少考虑这一层面的运行机制。您是出于怎样的考虑来分享这个议题的呢?

个人理解,技术想要进阶的话一定不能只停留在“应该怎样做”,而是对“为什么这样做”抱有很强的好奇心,当把所有的为什么都搞明白的时候,才能从更高的视角来看待程序、看待代码以及看待某个 bug。当探索到一定阶段后,会发现有一些问题是死活不能搞明白的,这是因为它们的答案在更底下的一层。

比如为什么 build 的时候会报 undefined symbol for architecture i386,有时候又会提示 duplicate symbol,为什么有些问题可以通过在 Other Linker Flags 里面加一个 -ObjC 搞定,调试时出现的 stub for objc_msgSend 代表什么,为什么安全大大们可以在非越狱机器上 Hook,让微信拥有自动抢红包功能?这些是日常开发息息相关的事情,若对链接过程有一定了解,相信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3、一提到 iOS 编程技巧,很多人的意识里面就是一些界面及效果的实现,而对于底层技术就似乎很少有人进行深入研究了,您觉得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刚刚开始 iOS 编程探索的新人,您觉得应该关注和持续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才能让自己成长为一个技术“大牛”?

网上也有很多朋友问我这个问题,苦于“技术不够进不了大公司”、“小公司每天做业务没时间提升自己”、“有时间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入手,求推荐本书”等,我可以讲一下我自己的经历。

当初刚毕业的时候,也自诩 iOS 技术掌握的还可以,去百度面了个试,被虐之后发现也就懂个皮毛,但没关系慢慢来呗,就去了一个小的游戏公司工作。当时和 iOS leader 对很多技术上的问题都有争执,年轻气盛,争论不过那就拿事实说话,回去就做很多功课、写各种 Demo、看各种文章来证明我是对的。后来发现证明自己的正确,并不如探索过程本身有意思,有一个疑问之后就去满世界找答案,找到答案之后就又对这个答案背后的原理产生了疑问,直到最后,发现我的问题在网上搜不到什么文章来解答,那好吧,我来写,于是搞了个博客记录那些网上并不好搜到的答案,还把探索过程写出来,好让其他人不用像我一样苦苦探索。比如当时很好奇,为什么 main 是程序的入口,在它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这对于当时我的初级水平来说,搞清楚可是费了老劲了,一直追到 dyld 源码里面,终于搞清楚了前因后果,这种好奇-探索的过程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所以所谓进阶的过程不就是死磕么,刨的越深嗑的越狠肯定进步越快,我们身处的技术环境就像一大片战争迷雾,如果不去好奇黑暗里藏的究竟是什么,那地图就永远只能开那么一小点儿了。


4、作为一个“大厂”的开发者,您觉得在大型公司工作,与在创业公司工作,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更大的名气、更知名的项目、更加规范的流程和职责划分、更加明确的晋升方向。更多的人,找到气味相投的好技友概率更大,也会吸引更多厉害的人;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沟通成本,当一个项目人数到了一定规模的时候,沟通成本变得不亚于编码开发成本。大项目要拖着历史的包袱,对技术的选用会更加谨慎一些,比如 Swift 不是你想用,想用就能用,少了一些技术的灵性。我选择在大公司还因为创业公司很难有机会去让人专门的,全职的做技术深挖或技术储备的工作,也就是说,大公司更能给深度的技术以成长的温室和发挥的舞台。

5、对身处苹果生态链的一线开发者有什么要说的么?

现在的 iOS 开发日子可比几年前难多了,以前对语言熟练点、搭 UI 比较快的那就挺好找工作,现在一面面试是不是都得拿个 runtime、runloop 怼怼面试者,可见这个行业已经进入饱和的状态,再加上各种前端技术的冲击,有种 iOS 程序员分分钟要失业的感觉,需要掌握的技术栈多到学不过来,眼花缭乱。

我给大家的建议是以静制动,简单来说就是别整那些用不着的,把重点放在眼前能用上的技术,比如工作是做业务 UI,那就下功夫把 UI 做的又快又好,比如工作中的项目不能切 Swift,那就把 ObjC 搞的再清楚点,在技术发展百花齐放的时候,比的是谁学的精,而不是谁学的早或谁学的多,在没有定论之前切勿跟风,比如说前端技术能统一全栈,那起码它得先把前端自己统一了之后再来 iOS 和 Android 凑热闹吧?要练就的是扎实的基础和厉害的学习能力,所谓钉子理论,把眼前的扎深,以后不论技术怎么演变,花个一两周入下门应该就能上手了。

本篇文章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

IT互联网 Tags:IOS

文章导航

Previous Post: 靛青K专访:iOS届的字幕组 -- SwiftGG 要做更多事
Next Post: 【高可用的 PHP 】专访瓜子二手车纪鹏程:流量密集型服务的 PHP 实践心得

More Related Articles

GMIC2017大会龚宇演讲:“视频平台将成主流娱乐平台,有竞争才能更好发展” IT互联网
摩拜单车胡玮炜:很多人都说“你的自行车会被偷光”,我为什么坚持还要做? IT互联网
【对话】机器学习大潮来临,360腾讯今日头条小米如何搭乘这班车 IT互联网
IT技术行业的大咖都会参加这10场大会 IT互联网
IT互联网行业的大咖都参加过这10场大会 IT互联网
有关IT互联网9月的培训课程计划已公布 IT互联网
  • 跑会指南
  • 演讲嘉宾
  • 会议报道
  • 商业资讯
  • IT互联网
  • 金融财经
  • 医疗医学
  • 能源化工
  • 农林牧渔
  • 综合行业
  • 区块链

手机购票

近期文章

  • 第二届图像处理、智能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PICE 2025)
  • 2025年第四届服务机器人国际会议 (ICoSR 2025)
  • 2025年第四届信息与通信工程国际会议(JCICE 2025)
  • 2025中国医药CIO年会暨第2届中国医药AI大模型应用大会
  • 国际分子生物学与进化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
  • 2025中国研究型医院大会
  • 2025年第二届计算语言学与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CLNLP 2025)
  • 2025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国际会议 (CoLSCM 2025)
  • 第六届护理与保健国际研讨会 (ICNH 2025)
  • 第五届胶体与界面化学国际研讨会(CIC 2025)

猜你喜欢

运维 移动互联网 云计算 人工智能 消费金融 UWB专利 投融资 FinTech 医药 网络安全 大数据 Chengkok 创业创新 架构 跨境电商物联网 智慧医疗 环保 生物技术智能制造 零售业 新能源汽车 活动家
活动家资讯

蜀ICP备17005018-3号

Copyright © 2025 活动家资讯.

Powered by PressBook Blog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