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财新2015中国新加坡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中新两国的代表与会。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金融专家朱云来、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兼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李剑阁,就中国经济的发展发表了各自观点。
刘世锦: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再平衡,需要“过三关”
中国经济未来将经历一次“转型再平衡”的过程,这需要经济改革出现实质性进展。中国经济已从每年10%左右的高速增长回落到中高速增长状态,这个过程不仅是一个增长速度的变化,而是从上一个平衡点转到下一个平衡点。
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再平衡,需要“过三关”:
1、 基础设施、房地产及制造业的高投资需要触底。以投资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已不能维持,而基础设施、制造业及房地产这三支高投资的“靴子”急需落地,将投资资金的流向引导到新产业、新经济的领域,离开这些“低效率洼地”是经济改革转型的第一步。
2、 严重过剩的产能需要退出。中国经济已连续40多个月工业PPI出现负增长,真正拉低PPI造成中国经济通缩的因素,主要存在于煤炭、石油、石化、钢铁及铁矿石等存在严重产能过剩的传统行业。
3、 新的增长动力要逐步形成,对冲原有增长动力的下降。目前中国在互联网等创新领域已经出现了很好的势头,很大可能在这个领域中产生一批世界级产品、企业和商业模式。但这些新的增长动力我们要给它一个适当的评估。老动力需要新机制,过去产能的退出也需要新机制,问题的关键在于深化改革。
中国经济稳定预期不应该通过一个超过实际的、听起来偏高的增长指标;重要的是要有实实在在的改革动作,在推动经济转型方面有实质性进展。国内外对于中国经济放缓的疑虑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出现的规律性现象。
朱云来:要把重心放在增加来百姓收入上
我们花那么多钱用于投资,很多都是资源浪费,为过剩产能兜底。建那么多公路,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需求。一系列稳增长项目,其实是非市场因素的投资行为,阻碍了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
我们应该把关注的核心从经济转变为关注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千方百计增加收入,没有收入何谈消费。有钱自然就消费,这是有持续性的,自然也就形成良性循环。大量投资项目以稳定GDP,其实是对资源的浪费,政府应该更多的转向调结构,让消费占到国民经济更多比重。
中国经济长远来看潜力无穷,短期出现下行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这种经济转型带来的阵痛无法避免,如果还是坚持保增长,那当前经济发展中的很多弊端就难以调整。所以,中国经济要以市场为主导,推动经济转型,提高经济效率,更有效的调动资源。
李剑阁:预计十三五规划中国经济增速指标会是:5%到6%或者再高一点
30多年的改革让中国经济经历了超高速增长,现阶段被认为是中高速增长。即将出台的十三五规划会不会明确提出经济增速指标,如果会,那么指标将是多少?我个人认为,5%到6%或者再高一点是有可能的,因为中国的增长潜质还没有发挥出来。
以上内容为刘世锦、朱云来、李剑阁关于中国经济的言论。文章来源:财新网,活动家整理发布。
找会议,上活动家!方便、快捷、安全找到最优质的会议。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活动家微信公众号:VESERVICE,或直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