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会主办,主题为“世界的共振”的2016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 2016)于4月28日~5月2日在北京成功举办。
本届大会活动形式,首次涵盖行业高端峰会、Hello Future-GMIC X年度盛典、Hello Tech-GMIC X科技庙会三部分,将GMIC的辐射范围从移动互联网行业意见领袖、从业者,扩展到更多元化的人群,在内容和形式做出了变化。
为期5天的大会,来自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的35837名参会者,与来自全球的708位演讲嘉宾、496家参展企业、1000余位媒体记者与会。在我们首次举办的“Hello Tech 科技庙会”现场,观众达10万余人次。
以下是活动家整理的,GMIC 2016领袖峰会、全球VR峰会、互动娱乐峰会、互联网电影峰会、全球移动营销峰会中嘉宾演讲干货:
领袖峰会(4月28日) - 主题演讲
1、华为荣耀总裁 赵明:2015年中国旅游者在境外消费总额达到1.35万亿人民币,而我们智能手机的市场也才6500亿人民币。也就是说,中国老百姓出去购买日本的马桶盖、德国的刀具、LV的包等,这些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中国老百姓追求高品质产品的诉求并没有很好地得到满足。
我们今天看到,互联网手机的份额到了2015年并没有实现改变,就是说配置价格和互联网撕,并没有让用户买单。反而在过去一年里,线下的价值在回归了,因为用户可以在线下体验这个手机,不管你在网上吹得多好,我要实地体验一下。
2、百度总裁 张亚勤:现在是中国互联网公司出海的最佳时机。比如BAT、小米,不仅在国内有品牌,出去后也都很认可,特别到了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认可程度高于美国公司,因为他们和中国的情况更相似。第二,互联网在中国是高度充分竞争的行列,我们在国内的竞争很激烈,出去知道怎么竞争。第三,一个企业发展大了后还是要有开放的心态,出去不仅是打市场,也是去找人才,做投资,是全球的布局。
3、腾讯副总裁 程武:在腾讯“连接一切,赋能于人”实践中的三点体会:第一,连接是赋能,连接是赋能与人的基础,让“创意者经济”开始破土。第二,分享即所得,分享是赋能于人的实现方式,推动了“共享型生态”的兴起。第三,技术即公益,技术是赋能于人的进化之路,让公益型社会”成为现实。
4、谷歌全球合作伙伴业务总裁 Daniel Alegre:如何才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取得成功?1一切以消费者为中心;时刻关注如何才能获得技术突破;投资未来能够取胜的领域;我们需要失败,要快速失败,从失败中学习,然后成功。
5、特斯拉汽车公司全球副总裁&亚太区负责人 任宇翔:自动驾驶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帮助车主减少车祸,自动驾驶的安全性是人的2倍,可以将车祸率减少50%。特斯拉的目标是,要推动全球向可持续化能源的发展,中国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如果离开了中国市场,我们中国市场做不好,那特斯拉在全球的使命就没有办法达成。
领袖峰会 - 圆桌对话之遇“见”未来
1、猎豹移动CEO 傅盛:AlphaGO代表了一个时代,所有重复性的脑力劳动,比如说下围棋、下象棋,天天看一些增件、天天做一些审核、天天扫地都应该被机器人给干掉,这样能够让我们解放出来奔向诗和远方。
2、微博CEO 王高飞:在今天看,网红才真正叫一个互联网的红人,因为他的成名、他的价值变现,它的粉丝全都是在互联网上,他并不需要到线下生活中去做任何的变现的模式,这个我觉得是跟之前最大的区别吧。
3、百度副总裁 李明远:我觉得未来一段时间,机器的接管率会很高。最大的是我们对于数据的理解,对于数据跟数据之间关系的理解。我们以前很多数据可以说你拿不到,拿到后你也很难真的弄明白这个层次的数据跟下个层次数据之间的关系,所以让机器去理解这件事。现在这些边界在被打破,人跟机器的边界、数据跟数据的边界、行业跟行业的边界。
领袖峰会 - 圆桌对话之共享经济,未来出行服务
1、滴滴出行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程维:未来三年,我们希望成为技术最领先,大数据、云端成为云教辅的引擎,最高效撮合。希望用互联网把所有交通工具连接起来,能够打造中国领先、全球领先的云交通,和人工智能的交易引擎,调动一切交通工具,能够提高整个城市效率和每个人的体验,我们努力在做国际化。
三年的滴滴,做全球化可能并不是太早,而是太晚了,如果第一天像猎豹那样把自己定位成产品是全球化的公司,才可能有机会成功。我们全球化的战略并不是在全球打败当地本土企业,滴滴能带去的得更多是合作、分享、帮助。
未来人在全球范围内会流动,全球范围内流动不应该由滴滴理解南美洲、理解俄罗斯、理解澳大利亚,应该由本土企业做好这样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全球的星空联盟,通过一个统一的标准,能够让人在全世界流动的时候服务体验是稳定的,这里面需要分享、开放,这正是互联网的精神。
2、新加坡 Grab创始人兼CEO Anthony Tan(陈炳耀):我们的想法就是本地化,对本地市场的了解。东南亚和中国不太一样,没有支付宝、微信支付这样的工具,我们只有现金、借记卡、信用卡,我们和本地银行合作,要推出一种无缝连接支付的体验,这样在用车过程当中支付就能够成为一个没有任何麻烦的环节。
全球VR峰会(4月28日)
1、合一集团高级副总裁 李捷:我们用了两年时间,测试全球几乎所有VR设备,只能遗憾地说,到目前为止还并没有任何一款设备达到了它所宣传的,包括沉浸、全沉浸、无脱拽,甚至没有出现眩晕,还都在路上。
目前是投资VR技术非常好的时期。因为整个技术处于早期,起步相对接近,用户对整个VR的体验和感知处于认知状态。真正的VR出现,像Apple或安卓这样的生态还需要至少9年的时间,才能完善软件、硬件、第三方工具、游戏,包括支付等方面,以及基于VR的更高质量的内容,这个还需要一些时间。
2、乐视虚拟现实负责人 李岱:优质的VR应该具备内容、终端、用户体验三大要素:
第一,内容。现在压根没有好的内容,或者说真正能够有一个系列性的VR,不论是游戏、影视还是互动都没有。
第二,终端。不管是国内还是海外,非常牛的终端已经起来,但终端确实有很多自身问题,佩戴时间、重量等问题。所以,要怎么让用户佩戴10分钟、20分钟中感受内容的奥秘?
第三,用户体验。大家可能在媒体里听过VR的内容,但真正尝试过的很少,我的父母辈都知道VR,但真正佩戴过的很少。要保证人生第一次佩戴VR的头盔,让他喜欢VR、产生购买,才是用户体验最重要的痛点。
3、网易传媒副总编辑 刘晶:在VR新闻报道场景里,除了数据传输、续航等障碍外,最重要的还是观看设备的普及。目前,虽然有很多相对廉价的设备可以给用户提供这种VR内容观看浏览的体验,但也带来一些相应问题,比如相对低价的观看设备可能会影响整个VR浏览过程中的效果,就是说只体验到了新鲜,没有体验到很爽的境界。这是目前整个行业面临的一个问题。
4、高通高级产品总监 Hugo Swart: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有沉浸感,有三个重要的支柱。第一,视觉效果要非常好,要有现实感;第二,声效,声效必须跟你看到的东西是同质的;第三,要有互动性、交互性。
5、HTC VR中国区总经理 汪丛青:智能手机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VR会在未来五年内全面超越智能手机。高盛大概一两个月以前出来的对于未来的2025年的市场规模,在不同的计算产业的市场。最小的市场是游戏机市场,大概140亿美金;第二是台式电脑,620亿美金;第三是平板电脑,630亿美金。而2025年VR的产业,硬件的产业市场也就是1100亿美金。
6、小鸟看看CEO 周宏伟:2016年VR行业高速发展,如果到2020年,虚拟现实产业就会趋于成熟,会达到千亿美金级别。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发展跟历史的关键点的出现息息相关,移动VR同样也有这样一个情形。2016年就是契机,移动VR的产品和硬件已经完备,到了引爆市场、引爆用户的时候。
互联网电影峰会(4月28日)
1、腾讯影业副总经理 陈洪伟:好电影才有好市场,其他东西跟我们没关系。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社交平台、媒体平台非常发达,舆论的传播、口碑的传播,从之前大家只能通过最线下的方式传播变成高速传播,电影口碑爆发基本上是三天。一个电影,口碑好和坏直接决定生命力,如果你只满足有一款有资源的产品,那就OUT了。
2、中国电影产业研究院院长 侯光明:互联网技术驱动了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将助力中国电影进入千亿票房时代。
3、导演 王岳伦:对于现在年轻人来说,出口越来越多,现在大银幕已经非常拥挤,基本上每一天都有六七部新电影上映,成本还高,做一个院线电影从制作、发行到宣传,包括到上院线,门槛还是高的,成本也非常高。但如果在视频网站上发行影片,合作方式多种多样,成本也可控。
4、向上影业总裁 肖飞:未来电影市场来说,一千万到两千万之间的体量电影,可能就不上院线了。因为你上院线一日游两日游意义不大,未来是否和传统票房合在一起是未来的事情,但未来网络大电影这块也是一个金矿。
5、北京艺影星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高华:所谓跨界,就是将互联网的几种思维方式应用到电影产业中,以用户为导向、粉丝经济、IP价值和票务的平台化运作。
互动娱乐峰会(4月29日)
1、投资人 胡海泉:如何重塑IP,我的理解是有价值的东西,事实上我们都在看它衍生的能力,跨界的能力,IP重组的能力和合作的能力。第二,专业化、专业人才的问题。
2、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董事总经理 陈杭:使IP价值最大化,首先是顶层设计,其次要有一个好的团队去制作。对于投资人有两个机会:第一,以付费内容作为主要方式的网络的公司,未来的潮流是互联网的精品内容,内容将不是免费的,而是付费的;第二,可以把一些IP的吸引力,跟电商跟品牌相结合的。
3、南山资本合伙人 何佳:娱乐领域,有一个特别好的地方就是没有垄断性的,高爆发性,有非常大的想像空间。尤其内容,做一个东西出来,真的用心做,做的点很到位,很快就能成功。
4、经纬创投合伙人 王华东:所有创意产业都是没有瓶颈的。这种情况下,整个泛娱乐、整个内容产业机会是一直存在的,不像别的行业可能会消失。以生活方式为题材的内容,未来可以向两个方向发展:生活方式的品牌,新的消费品牌;垂直类的电商。
全球移动营销峰会(4月28~29日)
1、2016全球移AdMaster联合长城会联合,在会上发布了《2016广告主移动营销白皮书》:白皮书显示:76%的广告主认为,移动营销非常重要,而3年前这个数字只有24%。
移动营销的繁荣发展主要源于:移动智能设备覆盖广泛、用户媒介、娱乐及消费行为的全面迁移,移动营销方法论和效果评估技术的日趋成熟。
2、AdMaster首席运营官 Calvin Chan:移动营销从2014年开始全面爆发,至今已然成为主要营销平台和渠道。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的移动营销将通过多终端、多平台、多数据“共振”的形式开启全新营销生态。
3、腾讯广告平台部助理总经理 付强:最好的营销决策,本质上来自于最好的数据、最好的分析和最好的执行这三者缺一不可的结合。大数据对场景化的分析,对营销效果的促进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大数据可以确定用户只有在WiFi环境下,才会推荐APP下载广告;大数据分析也会发现天气、交通等环境的作用,将对人的消费习惯产生重大影响。
4、悠易互通CEO 周文彪:移动营销已然告别“疯长”时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程序化购买、原生广告、场景营销的出现,移动广告形式愈发多样化。我们需要做到,如何判定使用多个屏幕下的同一个人,而跨屏营销的出现就是要确定消费者正在使用哪个屏幕,并通过多屏行为分析,更精准的判定消费者的兴趣爱好及行为习惯,从而差异化的进行个性营销。
5、科大讯飞开放平台总经理 于继栋:移动营销的本质不能改变广告本身的本质, 还是以创意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创意加技术可以为营销带来非常大的变化。
6、AdView总经理 林野:技术本身,还是作为一种实现和落地的手段,真正的驱动应该是通过需求去驱动。广告主希望有更炫的广告形式,这样就可以把H5形式驱动起来;广告主希望自己去决定这样一个程序化的采买,根据用户做挑选,这样RTB的技术和TMB的技术就可以实现落地。
以上是2016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 2016)部分嘉宾演讲合集,文章内容来自有道云协作,活动家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huodongjia.com/30205.html,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小编微信:hdjkefu
更多IT互联网行业相关会议信息,请戳:http://www.huodongjia.com/it/
找会议,上活动家(www.huodongjia.com)!方便、快捷、安全找到最优质的会议。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活动家微信公众号:VESERVICE,或直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