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一次工作报告中表示,我国已形成40亿人次的国内旅游市场,入出境市场超过2.5亿人次,旅游对经济和就业的贡献率均超过10%。旅游已成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指标,成为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
6月6日~7日,2016智慧旅行服务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旅游大数据领域、金融与投资行业、在线旅游平台等业内人士与会,论坛围绕旅游金融与大数据的主题,就旅游+互联网金融、旅游大数据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探讨。
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副主任 信宏业
旅游服务从节点到全域,既是形势所迫,亦为大势所趋。首先,旅游产业现下虽需求旺盛、潜力巨大,但供给单一导致竞争激烈,且点状服务和增值服务问题仍待解决。其次,由于供给单一、缺少尤其是文化内涵的融合,旅游产品同质化、同构化。
保证不了基本利润的产业,很难提供需求方满意的服务,旅游产业应整合资源、调整产品结构,满足游客精神层次的需求,深耕产业域、拓展社会域,以大数据的应用和互联网+新思维使旅游从节点服务转型成全域服务。
捷孚凯市场咨询(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周群
目前,中国一线城市的消费特点,可能在未来两三年内会出现在蓬勃发展的二三线城市,电子设备、社交媒体、在线对年轻游客起着主导的干预力量。老年游客对大自然的偏爱特点,这些游客画像都基于数据挖掘而得出的结果,为旅游营销提供有益的启示。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 杨彦锋
旅游金融可以做金融有五大特点和优势:
一、旅游行业是资金丰富的行业,涉及很多资金收付。
二、旅游行业产业链复杂,旅游行业总共跟108个行业有相关和交叉,体现了旅游行业复杂和交叉的特点,跟我们做供应链金融提供了先天条件。
三、整个旅游行业又是综合体,资金分布非常不均匀。
四、旅游行业周转快。资产周转率快,需要整个金融融通的效率,大幅度提升来匹配行业状态。
五、旅游金融。中小企业的融资也给旅游行业很大空间。
中国旅游研究院博士后 王良举
就旅游领域来讲,大数据应用的核心价值可能在于,能够总结经验、发现规律、预测趋势,发挥政府、企业和游客提供的决策服务。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从庞大的海量数据中挖掘、分析游客偏好,捕捉游客个性化需求,提升精准营销能力。
二是利用大数据检测产业运行情况,预测产业发展趋势,为旅游主管部门、企业和游客提供决策参考,提高政府公共治理水平和企业决策能力,同时帮助游客做出更加理性的决策。
万达旅业副总经理 徐道明
线下优势在什么地方,首先是人性化服务,通过服务可以形成顾客的忠诚度、品牌度,形成粉丝、铁粉甚至脑残粉,这种情况下客人真的不关注价格了。同时,非标准化的产品是线下的优势、口碑、忠诚度和回头客。去年的趋势,途牛和同程很重要的布局就是线下的布局,不管线上或者线下都需要转型。
麦肯锡报告显示,中国的消费焦点在转向购买优质产品,转向追求优质和平衡的家庭生活。如果给未来的旅行做一个画像,共享,慢生活、深体验是后互联网时代两个很显著的特征,是未来旅游发展的趋势。
兴业证券首席社会服务业分析师 李跃博
中国出境游,经历了十五年18%的高增长,长期来看依然可以维持十五年高成长。
除了出境游外,相关出境综合服务涉及的细分子领域,也是目前市场和相关公司比较关注和进一步拓展的相关的领域。
第一个是邮轮,这是发达经济体非常常见的出境游综合服务方式。目前中国1.2亿出境人次里只有148万是通过邮轮来实现的。
第二是免税行业。基本上在出境游环节里,购物可以占到一半左右整体消费,关于出境游购物整体的成长越来越明显,而且主要集中在海外奢侈品牌。
另外一个是游学,目前整个游学规模大概是120亿左右,游学市场后续空间伴随着学生不断的更替,是长期可持续的市场。
上海景域旅游集团助理总裁 任国才
互联网对旅游行业的渗透力很强,从游客端渗透到渠道端,现正在慢慢渗透至目的地端,所以,必须具有互联网思维和旅游思维,前者是把用户需求挖掘到极致,后者是将对客人的服务做到极致。
金棕榈企业机构首席经济学家 沈韵
中国的大数据已经具备比较成熟的应用分析阶段,可以为产业带来巨大收益,特别是我们在2015年整个中国出境游人数已经达到了1.2亿人次。
以上是2016智慧旅行服务高峰论坛上部分嘉宾的言论。文章内容由活动家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huodongjia.com/35377.html,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小编微信:hdjkefu
更多综合行业相关会议信息,请戳:http://www.huodongjia.com/trade/
找会议,上活动家(www.huodongjia.com)!方便、快捷、安全找到最优质的会议。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活动家微信公众号:VESERVICE,或直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