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60岁以上老人达到2.2亿,据预测未来20年中,我国老年人口将年均增长一千万左右,与之相应的是慢性病的发病率上升。据推算,目前全国慢性病总病例数已经达到2.7亿人。养老和医疗因为共同属性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7月9日,2016医养结合国际高峰论坛在贵阳举行,来自政府、行业企业的嘉宾围绕“中国人养老”话题,探讨了医养结合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找寻有中国特色的医养结合发展之路。与会嘉宾普遍认可,“医养结合”将成未来几年养老新模式。
农工民主党中央社会服务部部长 刘峻杰
应该加强中医药在医养结合中的作用。大部分老人都属于“老年病”,即慢性病,并不需要天天住在医院,最佳方案是采取“中医养生”的模式进行系统地调养和康复理疗。此外,根据我国老龄市场情况分析,经过十多年的积累和发展,老龄用品中的电子、助行、康复、护理器材等市场刚性有效需求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2025年左右,中国将迎来老龄产业黄金井喷期的历史性拐点,居家医养结合型护理院将会兴起。医养功能性食品也会快速发展,中医药在养生、保健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也将在老龄化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到十四五期间,将会逐步形成中国老龄产业组织体系,老龄产业集群模式也将逐步建立。
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励建安
中国居家养老的困境在于,倒金字塔的人口结构、老人家庭空巢化、城市生活孤立化和孤独感,医疗保障及时性和效率缺乏等。而机构养老的困境在于数量不足、居住环境差、缺乏医疗和护理支持,缺乏文化环境和连续性服务体系等。
中国的医养融合养老模式,以政府支持医院办养老,也支持养老院办医疗,其优势在于医疗重点有望实现预防为主,服务重心前移后延,老人可获得理想化的医疗服务和护理服务。而互联网+、可穿戴设备、虚拟情景训练、大数据分析等新科技新技术引导的养老新模式,也将促进多平台多层次医康护养一体化的建立和发展。
理想的养老状态,应该有合适的居住环境、文化环境、生活氛围,以及合理的医疗支持和连续性服务,是给老年人一个家,而不是一张床。
国家开放大学社工学院执行院长 乌丹星
医养结合的本质在于,对老年人的长期照护,使老年人能够获得个人喜欢的、质量较高的生活,并且最大程度参与其中,以恢复病后生理功能、维持现有功能稳定、减少痛苦增加舒适度、减少恐惧增加安全感,最终实现有尊严的独立生活为目的,包括四位一体的生活照护、康复护理、心理照护和临终关怀,并建立长期照护人才体系。
北大医学部副教授 谢红
如何破解医养结合人才培养的困境?
目前我国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在于,专业性不高、流动率高、缺乏培训标准、培养成本无人承担等。比如管理者中复合型人才不足,专业人员中药剂、营养、康复人才不足,养老护理员分工不清、两极分化、学历和学校教育与岗位需求脱节等问题。
医养结合人才培养,应采取院校专科化与定制培养相结合,结合原有专业与技术优势建立人才库,专业人员基于岗位社会化再培养的策略,形成以人才建设为基础,政策作保障,需求市场为支撑的人才建设和培养机制。
以上是2016医养结合国际高峰论坛上部分嘉宾的言论。文章内容由活动家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huodongjia.com/40941.html,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小编微信:hdjkefu
更多医疗医学行业相关会议信息,请戳:http://www.huodongjia.com/medical/
找会议,上活动家(www.huodongjia.com)!方便、快捷、安全找到最优质的会议。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活动家微信公众号:VESERVICE,或直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