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13日,以“新格局下的棉业发展之路”为主题2016中国棉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武汉举行,来自世界主要产棉国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棉花纺织业者近700人与会。会议首日,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棉花协会、工信部等国内外行业协会及企业嘉宾,围绕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中国与全球棉花和纺织市场形势分析与展望两大内容进行了探讨。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 骆琳
对棉花行业而言,供给侧改革是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近年受全球性经济危机影响,我国棉花消费趋于疲弱,库存达到历史高点,市场供大于求,棉花产业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
今年是我国实施棉花目标价格试点政策第三年,总体看价格回归市场,棉农基本收益得到保障,纺织原料成本下降,改革效果初显。但同时植棉成本高,棉花质量不均衡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这与多年来重产量、轻质量的管理方式和分散化、粗放型经营模式相关。随着纺织工业转型升级,低端产品产能缩小,中高端产品产能增加,对棉花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提质增效、扩大消费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新格局。
中国棉花协会会长 戴公兴
棉花行业供给侧改革的目标:一是提升棉花质量,让生产的棉花能够适应消费升级需要,推进供给与需求相互匹配;二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进棉花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和集约化,从源头上解决我国棉花的竞争力问题;三是推动棉花流通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效益和竞争力。
针对我国目前棉花行业现状,近期主要任务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为主;长期看,通过降成本、补短板实现棉花配置效率的提高。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 曹学军
棉花产业今后的发展:
第一,棉花产业的关键现在看还是品质。5月3日放储以来,总体成交率将近百分之百,进口棉成交率百分之百,有的每吨进口棉加价甚至超过3000元/吨。从储备棉的火热不难看出,只要品质有保障,能够满足纺织需求,销售途径是不用担心的。
第二,棉花产业发展需要品牌。
第三,棉花的消费依然具有广阔空间。棉花是最重要的天然纤维,尽管近几年国内棉花消费看上去在减少,但通过进口的棉花和棉纱依然总体上保持每年消费一千万吨左右的棉纤维的能力。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高勇
“十二五”期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从7000多万亩降至5000多万亩,面积减少将近2000万亩,但产量仅减少100多万吨,这说明过去五年里我国棉花单产在增长。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棉麻局局长 高芳
从棉花协会的供需平衡表看,2015/16年度预测的棉花产量是482万吨,上年度是650万吨。棉花进口119万吨,消费量681万吨,这个消费量业界普遍认为比较乐观,业界对消费量的评估最低的有500万吨,最高的到700万吨水平。
棉花协会调查数据显示,全国棉农植棉意向面积减少11.5%,黄河流域下降19.1%,长江流域下降15.1%,新疆减少8.6%。
中国未来的棉业发展,现在政府强调供给侧改革,从强调高产转向优质,从分散转向规模化,从人工生产转向机械化,从传统贸易转向现代物流和互联网+。
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总经理 姚明烨
棉花产业健康发展离不开棉花储备机制。近几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棉花生产、消费和进口国,也是最大纺织产品生产出口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纺织服装业现有近2000万就业人口,可以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就业离不开纺织业,纺织业离不开国内提供一个稳定的棉花市场,棉花市场离不开亿万棉农,棉农离不开国家给予的政策支持。
路易达孚棉花全球总经理 Tim Bourgois
现在抛储,让中国棉花产业进入新阶段。对比2007/08年度巅峰时期,中国2015/16年度消费量仅710万吨,下降36%,中国还是有能力进一步加大棉花纤维的消费。为了让中国棉花行业健康发展,棉花价格需要和世界接轨,与化学纤维相比也需要维持相对竞争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程国强
就棉花人工成本来说,我国棉花人工成本在总成本里达到62%,美国只有4%,其他产棉国成本会更低。这样就显示了我们的竞争力存在较大问题,这是我们下一步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
以上是2016中国棉业发展高峰论坛首日部分嘉宾的言论。文章内容来自中国棉花信息网,活动家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huodongjia.com/31909.html,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小编微信:hdjkefu
更多农林牧渔行业相关会议信息,请戳:http://www.huodongjia.com/agricultur/
找会议,上活动家(www.huodongjia.com)!方便、快捷、安全找到最优质的会议。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活动家微信公众号:VESERVICE,或直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