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活动家资讯

活动家资讯

传递会议价值_深度行业分析

  • 商务会议
  • 游学
    • 国内标杆
    • 海外考察
  • 国际展会
  • 会议资讯
  • 演讲嘉宾
  • 发布活动
  • 订单查询

行业解读:区块链更适合处理哪类数据?

Posted on 2020年1月6日 By 会议指南服务

作者:Steven Pu

这个问题是见面会上的观众提出来的。

前言

区块链技术总是被吹捧成能够保证各类应用中数据的准确性、来源及不可更改。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或者换个问法,这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数据吗?在Taraxa的一场见面会上,也有来宾提出了类似的问题,这里我们来和大家详细探讨下。

怎么算“适合”?

在数据处理方面,现在有很多优秀的指标可以参考,但是作为区块链的第一个应用——比特币,在这几大数据特性方面表现出了一些有趣的特征,这里我们来专门罗列一下与话题相关的几点:

准确度是指数据的真实性,即数据如何准确的反应客观事实。来源是一则数据的起源和历史,它能告诉人们数据从哪里来,是什么东西或者是谁生成的,以及自生成以来做过哪些加工处理。不可更改是指数据的不可改变性,也就是说数据一旦生成,就不可再进行篡改。那么区块链技术能保证所有类型数据的上述属性都得以实现吗?

在区块链世界,现在有哪几类数据?

在区块链的世界,我们把数据分为三类:

链上生成:这类数据完全在某个特定区块链网络内生成,因此每个接入区块链网络的节点都可以查看这些数据,也能够对其进行验证。而如果网络无需许可,那么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查看、验证,比如加密货币账户余额、转账情况、智能合约的持久状态等等。链下生成,多数可见:这类数据来自链下,大多数人都能看到,一般情况就是公开可见的。比如天气、某国大选结果、上市公司股价等等。链下生成,少数可见:这类数据也来自链下,但要么是隐私数据,要么就是只有少数人可以看到,比如你的手机号码、车祸保险索赔细节、某工厂空气压缩机上温度传感器的数据等。

那么这几类数据各有多少呢?在上面这张画得非常不科学的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到,链上数据是最少的,其次是“链下生成,多数可见”的数据,而这个世界上最多的就是“链下生成,少数可见”的数据。

区块链如何处理各类数据?

下面我们来看下区块链是如何实现各类数据的各大属性的。

对于链上生成的数据,区块链完胜:

准确性能通过共识实现来源通过加密签名确保不可更改通过各节点复制完整的状态来实现鉴于此类数据只存在于加密货币或其他纯上链资产中,因此就算能保证数据的这些特性也是比较局限的。但也就是因为区块链技术在这方面表现优异,才使其成为了“香饽饽”,一旦涉及其他类型数据,这些就相对弱了。

对于“链下生成,多数可知”的数据,区块链能实现的就相对少了。

准确性不是通过共识算法来确保的,而是通过一个精心策划的游戏来激励大家互相举报说谎的人。举个例子,如果X公司在纽交所的最高股价曾到过1美金,但是我给的数据说是1.2美金,然后其他人就可以来找茬,举报我的数据。如果举报的人达到一定数量,我就会丢失部分存款(作为罚款)给到这些举报的人(作为奖励)。这种游戏在Chainlink这类预言机或者是Truebit这种链下计算方案中是比较常见的。来源只有在数据生成方持有众所周知的公钥的情况下才能够确保。通常情况下,总会有人希望数据出自多个源头,这样他们才能去博弈,然后见证哪个版本的事实才是真的。不可更改方面和链上数据的处理情况类似,都是通过复制完整状态来确保。对于“链下生成,少数可知”的数据,这些特性的实现更难——这里需要再提醒一下,世界上绝大多数都是这类数据。

准确性无法保障,因为只有少数实体知道这些数据,没有足够多的玩家就无法让数据结果可信。来源也只能在某个数据生成方持有众所周知的公钥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例如一个传感器网关。不可更改依旧延续链上数据的处理方式,通过复制完整状态实现。因此,对于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数据,区块链是无法确保其准确性的,而这恰恰是数据最吸引人的一项属性。虽然这个听起来有点遭,但是数据还有其他两大特性呢,来源和不可更改也是相当重要的。

结合物联网

几乎所有物联网生成的数据都属于第三类数据,是链下生成,且大部分都不公开可见。也就是说,区块链在处理物联网数据这块,只能保证其来源和不可更改,但反过来看,也就说明区块链在其能力范围内所面对的市场是相当广阔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开发创建各类方案,大规模解决这些问题。

世界通过各种设备日益相连也日益自动化,我们也越来越依赖设备生成的数据,把这些数据视为生意往来的基础。传感器会提供各类数据,包括使用模式、服务质量、合同履行情况等等,未来还将覆盖更多。如果对设备数据没有基本的信任,那么各种商业模式就会面临各种摩擦,甚至难以维系,导致运营成本、机会成本大幅增加。

区块链通过加密密钥赋予设备身份,帮助它们提供数据来源,确保数据不可更改,并帮助设备验证数据自生成以来是否被篡改过。这些特性奠定了信任的基础,以推动创造性商业模式的实现。

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区块链 Tags:BlockChain, 区块链

文章导航

Previous Post: 2020年3月会议日程排期表已发布,建议收藏
Next Post: 德国区块链提速 他们正成为欧洲枢纽

More Related Articles

建信金科雷鸣:大数据、AI、区块链等新兴技术能在银行间市场很好应用 区块链
制造业如何植入区块链(产经观察) 区块链
区块链会议主办方|区块链主题大会研讨机构 链会 IT互联网
雄安智慧城市建设加速 区块链政务公司迎来盛宴 区块链
区块链到底是啥?阿里、腾讯纷纷抢占赛道 未来三年内将广泛落地 区块链
科技时代的联动:区块链与人工智能何以结合 区块链
  • 跑会指南
  • 演讲嘉宾
  • 会议报道
  • 商业资讯
  • IT互联网
  • 金融财经
  • 医疗医学
  • 能源化工
  • 农林牧渔
  • 综合行业
  • 区块链

手机购票

近期文章

  • 第二届图像处理、智能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PICE 2025)
  • 2025年第四届服务机器人国际会议 (ICoSR 2025)
  • 2025年第四届信息与通信工程国际会议(JCICE 2025)
  • 2025中国医药CIO年会暨第2届中国医药AI大模型应用大会
  • 国际分子生物学与进化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
  • 2025中国研究型医院大会
  • 2025年第二届计算语言学与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CLNLP 2025)
  • 2025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国际会议 (CoLSCM 2025)
  • 第六届护理与保健国际研讨会 (ICNH 2025)
  • 第五届胶体与界面化学国际研讨会(CIC 2025)

猜你喜欢

运维 移动互联网 云计算 人工智能 消费金融 UWB专利 投融资 FinTech 医药 网络安全 大数据 Chengkok 创业创新 架构 跨境电商物联网 智慧医疗 环保 生物技术智能制造 零售业 新能源汽车 活动家
活动家资讯

蜀ICP备17005018-3号

Copyright © 2025 活动家资讯.

Powered by PressBook Blog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