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初上海市交委正式向滴滴快的专车平台颁发网络约租车平台经营资格许可;然而,在10月30日的座谈会中,上海交委又表示:“滴滴快的取得《网约车经营资格证》仅仅是平台拥有网络约租车的平台方具有的经营资格证,不具有对车辆及人员审核的权利,现在没有权利,以后也没有权利。”专车合法性之争似乎又陷入了困局。
针对这一热点话题,在11月4日~5日的2015凤凰财经峰会的“思想空间:创新与管制”圆桌论坛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而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执行会长任志强也在自己的演讲中讨论了该问题。任志强更是延续其一贯的“大炮”风格,放言:“我不敢坐专车,怕被抓”。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执行会长任志强:政府没有互联网思维
我不打专车,政府不让打,政府老派警察抓,我打了专车政府把我抓起来就麻烦了。
我们的政府,交通部想出台一个政策什么都要管,说明我们政府没有互联网思维,早晚被互联网打败。今天不被打倒,明天也会被打倒。
政府说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喊了半天,创新了一个优步不让我干,我创新完了政府就给我毙了,之所以能创新是因为政府在制度上给了一个任意创新胡思乱想的条件,改革的第一条是解放思想,现在是统一思想,思想统一成一样的怎么能创新,创新一定是和原来的不一样,技术创新先于制度创新。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解决专车 最关键就是如何收税的问题
我个人非常赞成专车的发展,因为它把空闲的社会资源用起来了,这样既节约了我们的资源,另一方面,也会让大家少开车,少买车,达到控制车辆的目的。
最重要的还是利益分配的问题,因为出租车司机也很辛苦,他们要交各种税费,他们的收入比较低,一个出租车司机一个月3000多块钱,如果一个专车什么税费都不交,一个月能赚一万块钱,有一定的不合理性。这个问题讲的太复杂了,最关键的就是如何收税的问题,如果政府能想到一个很好的收税办法,都是通过互联网平台来做的这些业务,很容易就知道是谁出了车,收他税就完了。如果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我觉得我们的专车就会上一个正常的轨道。
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政府不应该是给谁特权去垄断
政府应该是作为“守夜人”,主要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管他的服务,将来乘客、司机、平台之间发生投诉,在是三方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政府作为守夜人去当好这个裁判;第二方面是专车有大量的数据,有我们的信息安全,政府应该把它监管和保护起来。
政府应该去维护一个好的市场制度的环境。我们将来政府的边界应该是你的制度是看谁能提供更好的交通服务,而不是给谁特权,只能他去垄断这种服务,这应该是我们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易到用车联合创始人 杨芸:后续发展要看市场选择
从积极的角度看待新出台的办法,我会觉得其实对我个人和对于我们专车企业来讲,首先它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至少这个方法出台之后对于专车这个行业给了一个非常明确的身份和地位。至少有身份地位了,要不然以前是一个黑户。但是对于后续的发展,一切要让市场规律来定,看市场的选择。
从易到2010年成立专车至今已经发展了五年,这五年的时间从目前的结果可以看出来,专车行业在不断地发展壮大,说明市场有需求。接下来就靠市场和在它的发展过程当中如何去规范它,在这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就可以。
央视新闻频道《新闻调查》记者王志安:只要做大了,在我们国家就死不了
对互联网专车有信心。因为我们国家不是法治国家,这个事也没有必要太当真,这有两个理由:一是只要做大了,在我们国家一般来说就死不了。现在专车市场全国大概已经有600万,再加上一个庞大的约租平台,涉及这么大的群体,甚至包括像“滴滴”这样的约租平台,背后有那么多的国际资本,都搞了那么多轮的投资,把它打成水漂,他们也不干,他们肯定会想办法,总是能想出办法的。
二是人民群众支不支持。在这次专车跟出租车行业的竞争、冲突中,普通消费者是坚定不移的站在了专车这一边,首先是因为传统的出租车行业做得实在是太差了,市场现在通过“引进专车”的方式,至少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另外给了我们多一种选择以后,市场的竞争局面形成了,既有出租车又有专车,这种局面形成以后,消费者从被动变成了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