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如何做好传承与创新,我们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数千年的中医药理论与技艺,当今海量的临床实践经验,亟待整理发掘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助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提升全民健康福祉。
为了推进具有人用经验基础的中药复方新药研发,国家有关部门近年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然而我们中医药临床科研成果转化并不理想,大量的科研经费依然停留在发表论文、带研究生和完成考核业绩的层面上。
研发中药新药和院内中药制剂有哪些政策与技术要求?临床科课题如何加持成药性设计?成药性课题顶层设计要考虑哪些问题?成药性课题实施要注意些什么?临床成果向大健康产品转化?知识产权如何多路径保护?如何让技术转让利益最大化?如果这些问题不了解,转化密钥不掌握,往往就花大钱、走弯路,甚至失败。
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些中医药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痛点与难点,我们特举办本届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主题交流会,诚邀医疗机构、相关企业、研究院所、第三方服务机构、金融投资等单位有关人员踊跃参会,共同推动中医药成果转化。
一、会议新措:
我们为使大家收获最大化,本届研讨会做了精心设计,贴心亮点如下:
1、知名专家领衔:我们将邀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专家和有关大学的业内翘楚做主题报告,领略领域高光与前景。
2、闭门指导:以往会议内容满满,茶歇答疑几乎没有时间,此次会议签到当日晚,针对转化过程中的疑点难点,专家面对面点评指导(名额不超过5家,如有需求请报名时备注)。
3、赠送“密钥”:签到时将获赠《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备案与注册问答》一册,该书系国内唯一制剂研发工具书,三百多问答疑解惑。本次研讨会特邀该书主编战嘉怡报告,代表有机会请主编签名留念。
4、实战案例传授:研讨会上不仅有专家报告中案例介绍,我们还邀请了相关行业精英结合大量案例介绍相关转化要素。
5、“参一送一”:临床专家是推动中医药成果转化的触发点。为此,本次研讨会首次推出“参一送一”项目,凡医疗机构参会代表可邀本院一名临床专家免费参会(减免凭证:报名时需提交免费参会者副高以上资质证书复印件)。
二、会议主题内容:
会议报告覆盖中药新药、院内制剂、大健康产品的立项、孵化、转化等内容(报告题目以专家现场课件为准)。
专题一:成果孵化要点解析
1、中医药优势成果培育、转化可行性市场评估与项目论证要点;
2、人用经验数据在成果转化中的应用与要求;
3、临床专家助力中医药科技成果的重要性及常见问题;
4、成果转化类课题立项要点及其常见问题;
5、中医成果转化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6、转化成果的经济效益分配政策;
专题二:转化路径分析与案例介绍
1、转化医疗机构制剂的研发与备案注册策略;
2、械字号、消字号、备案类大健康产品转化案例分享;
3、中药创新药转化可行性评估要点及其转化研究、申报要求;
4、转化保健食品,特医食品、特膳食品、功能性食品、饮品要点与法规要求;
5、妆字号类产品转化的优势及其研究、申报要求;
6、产品代工(OEM与ODM)的筛选与商务谈判要点;
专题三:成果征集与供方路演、需方诉求交流
1、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介绍;
2、入围“成果转化项目库”的要求与优势成果规范化培育要点;
3、医疗机构成果展示与路演(有此需求者请事先与会务联系);
4、需方诉求汇总展示与产学研合作机遇交流。
三、拟邀请专家信息(陆续增加中.....)
刘建勋--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原副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刘建勋。先后主持完成包括国家973、863、重大新药创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等项目20余项。根据中医药的研究特色,首次提出“疾病动物模型拟临床研究”,该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西苑医院中药新药等科技成果转化已有五十余项,在全国医疗机构中转化率一骑绝尘。
战嘉怡--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成果转化专委会主任委员,原北京市中药研究所副所长、科研部主任。从事医疗机构制剂监管课题、制剂研发、注册与备案指导等工作几十年,承接完成院内中药制剂和大健康产品研发上百项,有关制剂转化等讲座近百场,主编《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备案与注册问答》,此书是国内唯一有关医院中药制剂的专著。
倪 健--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剂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常务理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家组成员。承担中药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中药药剂学专论、中成药专论、药事管理学等课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王林元--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保健食品专委会主任委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研究专项课题“金银花、山茱萸、生地、蜂胶原料和产品研究”项目负责人。
郭清泉--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教授;国家药监局化妆品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国家药监局中检院化妆品技术审评专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