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关单位:
截至2022年底,全球已投运储能项目规模达到2.4亿千瓦,中国以36%占比位列第一,成为增速最快市场!新发展催生新产业,造就新机遇,从国家到地方,政策纷至沓来,新型储能发展转入新赛道,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消纳和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功能定位更加明确。仅上半年,新型储能投运装机规模863万千瓦/1772万千瓦时,相当于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形成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气体、飞轮储能、熔盐储能等百花齐放局面;镁基储能材料潜力突显;核电配套新型储能发展。“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系统,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有力支撑。国家能源局预测,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超3000万千瓦,年均增速50%以上,2030年我国储能市场空间可达1.2万亿元以上,前景广袤。
为交流共享储能领域多元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聚焦新型储能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推动“高安全、低成本、强可靠、长寿命”新型储能技术研发和规模化应用,发挥储能在实现“双碳目标”征程中重要作用,将于11月15日在重庆召开储能技术与应用年会。
一、年会主题
发输配用、智慧储能、多元发展、蓄力未来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科技网、重庆大学
政府支持: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技术支持: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承办单位: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三、年会主席
周孝信 IEEE Fellow,中国科学院院士
潘复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四、执行主席
魏毓璞 中国电力科技网专家委员会主任
王敬丰 重庆大学材料学院党委书记
崔秋实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研究员
五、年会议题
1.储能电站并网与调度、建设与运维、系统集成及梯次利用;
2.碳中和目标下储能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路径;
3.新型储能在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应用场景;
4.储能安全性、标准一致性及全产业链探讨;
5.氢能综合利用与镁基储能材料发展;
6.储能辅助煤电机组深调的可行性与经济效益分析;
7.多元化储能技术及智慧储能的应用研究;
8.新型电力系统与储能系统解决方案融合及规划探讨;
9.综合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项目配套建设的新型储能项目管理机制。
六、日程安排
11月14日报到;15日:主旨演讲,院士、专家对话,主题报告,深度交流,颁发证书;16日:专题交流,案例分析,综合阐述,专家答疑;17日:参观重庆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研究院、大唐重庆铜梁储能电站。
七、相关事项
提交问题:为提高效率和质量,可将本单位亟待解决的疑难问题及热点、焦点发至邮箱,以便专家提前准备、重点解答。
报名注册:登录中国电力科技网下载“参会回执”,填写完整加盖单位公章尽快发至会务组,以待“报到通知”。
会议指南:鉴于《会议指南》定稿印刷和代表证(姓名+单位+编号)制作,“参会回执”请按要求填写完整回复。
会务住宿:发电企业、电网公司、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会务费1700元/人,学生1000元/人,厂商限额2700元/人。食宿统一安排,宿费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