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2016中国智能硬件投资峰会在深圳举行,会议聚焦酷娱潮流、智能家居、智能健康、智能出行四大板块。智能出行论坛上,镭神智能创始人兼总经理胡小波、MINIYE创始人兼CEO刘国清、同创伟业合伙人童子平、东方富海合伙人周绍军、艾尔威科技董事长左国刚、中兴合创创始人兼首席合伙人丁明峰,就“互联网+交通背后的商机”展开了讨论。
中兴合创创始人兼首席合伙人 丁明峰
自动驾驶从GOOGLE开始掀起自动驾驶热潮,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日本、中国,在交通领域、汽车领域都很热。反思另外一个问题,中国汽车行业相对落后,尤其是国产化和大街上跑的品牌。我们基本上靠低成本、低价格,美其名曰高性价比,但在智能驾驶领域,未来的竞争舞台上我们能有多大胜算?
镭神智能创始人兼总经理 胡小波
激光雷达是无人驾驶汽车里必不可少的核心传感器,而且是成本最高、最贵、最难做的传感器。无人驾驶一定要用64线、32线激光雷达?不一定,随着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进一步提升,更重要的方向是多传感器的数据融合,数据进行相互交融,让摄象头去干更多的活,把激光雷达的线速提起来,成本才有可能、有机会降到合适的程度,才有可能让车厂用起来。
在基础硬件方面,我们还是很有信心。国内看不到,全球可能美国和德国、日本有几个,他们在工业用了激光雷达。自动驾驶方面,我们的4线、8线、16线雷达今年年底可以出来。激光雷达做到16线就足够了,不需要32线、64线。32线、64线确实好用,但数据处理量太大,对处理器的要求太高,另外是人工成本。全球找不出人,能搭一条自动化生产线,能把32线、64线的激光雷达自动生产出来,没有任何可能性,4线、8线、16线是有机会的。
对于自动驾驶,随着国产核心零部件的成本下降和硬件的推出,自动驾驶五年到十年会有国产出来。
MINIYE创始人兼CEO 刘国清
无人驾驶是必然,汽车无人化大势已经明显了。为什么?很简单,它解决了驾驶和交通最基础的两个问题,安全和效率。
无论业界还是资本市场,尤其资本市场对于无人驾驶有点太乐观,首先这个大势没问题,这是一个长跑。一些特定场景,机场、高尔夫场可以做一些无人驾驶,这个五年内是靠谱的。如果在大街上看到一些无人驾驶车乐观讲是十年,我个人心理答案是二十年。这不单是技术问题,还有很多政策、文化、道德问题。这样一种情况,这个行业里投资肯定有风险。
无人驾驶里还是有很多投资机会,无人驾驶是一个很大、很复杂的系统,里面有模块、有感知、有认知或决策,这里包含很多功能和技术模块,自然有很多机会。
第一,我们要把对国内技术创新团队没有信心这种有色眼镜大家摘掉。
第二,对于国内团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小。无人驾驶系统里有很大、很复杂、各种各样的东西,每一块都没有特别成熟,无论是视觉感知、激光雷达,更不要说上层决策或认知层面。
第三,无人驾驶不是从0到1,而可能从0到100的过程。可能刚开始驾驶辅助,发现一些潜在风险我提醒你做一些干预,再进一步可以做到自动刹车、车辆保持,再往后可以做到可控环境下、低速环境下的无人驾驶,再往后全天侯、24小时无人驾驶。
同创伟业合伙人 童子平
随着特斯拉、比亚迪、新电动汽车进行,电动汽车把能源结构改变了,烧的不再是汽油传统的东西,用电使整个车的架构变得不一样,大量电子设备可以无缝进入电动汽车里。以后整个智能汽车、电动汽车不光改变能源动力,也让传统汽车从交通工具变成一个大玩具,五到十年就会有老百姓看到智能交通新的产品出来。
从投资来讲,我们还缺两方面的因素:
第一,聚焦和慢行。这是国人比较少的,我们喜欢一拥而上,哪热就扑上去。
第二,我们国家元器件、半导体非常落后,智能交通、智能轨道这些偏硬、偏重的东西,这么多传感器,这么多元器件,大部分都靠进口。如果在基础行业,基建和半导体有更多加强,创业者和从业人员有更好耐心,能有德国和日本的匠人文化,能专注做这件事做几十年,我们国家这方面会做得比原来更好。
东方富海合伙人 周绍军
未来五年,在美国一定会出现无人车的运营,未来五年在中国也会有无人车的运营。为什么?车只是一个载体,做无人车智能出行是一个大趋势,包括感知、人工智能、定位、大数据,这几块已经发展非常快了。
从应用来讲,中国还是有些优势的,包括硬件的落地。美国一些孵化器来到中国,特别是在深圳设一些空间,也是希望把一些在美国孵化的项目在中国能加速,为什么要加速?因为在美国要买一些硬件的零配件不容易,在华强北、珠三角想把硬件做出来效率比美国高很多,落地在中国、在深圳还是有一定优势。
另外,如果你想做智能硬件、智能出行等和硬件有关的,做到芯片级的东西,核心还是在美国。
艾尔威科技董事长 左国刚
未来的中国,如果从汽车一级来说,最起码十年中国从核心技术超越不了美国。原因很简单,华为在中国是骄傲的企业,苦哈哈的做出来,结果人家说我们升GPU不玩CPU了,华为还得花钱买专利。无人驾驶汽车,中国花十年能打平手就行了,中国目前解决不了核心芯片问题,如果非汽车行业中国是有机会的,美国人做核心技术没问题,但应用层面不如中国,所以中国有机会。
以上是2016中国智能硬件投资峰会上嘉宾关于“智能出行”的对话。更多文章内容请点击: 【热点】不靠谱的人工智能挺多,智能家居单品要寻找引爆点
文章内容来自投资界,活动家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huodongjia.com/37615.html,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小编微信:hdjkefu
更多综合行业相关会议信息,请戳:http://www.huodongjia.com/trade/
找会议,上活动家(www.huodongjia.com)!方便、快捷、安全找到最优质的会议。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活动家微信公众号:VESERVICE,或直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