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由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2050城市复兴联盟、中国建筑中心等联袂呈现的“城市复兴2050”全球城市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在2050年,人口在城市的聚集到达顶峰,城市问题极大爆发,人类利用资源的方式、经济模式、城市地理以及社会结构等都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针对这一预测,会议邀请了相关行业多位专家进行深度探讨,如何真正有预见性和创造性的改变,走向一个更美好的中国城市未来。
香港城市规划院执行院长孙纪平
经济和产业变化转型与城市转型是互生共进的,同时城市转型也需要相应制度和政策支持。
目前许多城市发展是以招商引资推动的,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比较成熟和完善的体系,很多城市以项目代替体系,导致城市产业并没有真正围绕产业核心增长质量。
鹿特丹智慧城市工作室总监的Rogier van den Berg
通过设计整合各相关利益部门的以项目为基础的城市实验室是探索城市未来的重要途径。联合国人居署总部实验室参与全球40多个城市的规划项目,强调设计与设计流程对城市未来建设的贡献。通过全球人居日与全球城市日推广“所有人的公共空间”与“为共同生活而设计”两大主题。
2015年协同创新生态设计中心特聘专家牛健
共享社区实验展现了按生活视角处理问题,一切创新都需要从生活出发的视角。这一协同建房背后的逻辑是:提升现有存在资源的效能,在一个空间内做出增量价值,并且给地球减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新经济模式。
荷兰国家环境评估署署长的Maarten Hajer
政府渐渐放弃传统职能,从公共事务中部分退出,将其交由企业和市民,并试图找到他们自己的新角色。在这样充满未知性的时代,通过揭示现有系统的运作原理然后再设计,通过证明新创意联盟能产生与众不同的结果,通过展示空间规划如何把公共空间归还城市,让它充满活力,解决孤独和排斥感,充分利用多元与邻近性,停用化石燃料。这就要求设计能聪明地利用技术,实现闭环,连接各人、各行业、各学科;把小规模与大规模联接起来,促进公共福利增长;这要求适应性设计能预见城市这个永无止境的动态社会。
C40城市气候领导世界城市联盟 东亚区总监刘桐渤
此次论坛让我感触颇深。城市规划是为人民的,应立法保证城市的规模、规划、布局,有利于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向瑞士学习对于居民的垃圾排放收费,学习巴塞罗那关于城市空间的共享以及高速公路改造的思想,培养人民对自己城市的责任感。与此同时,城市的传统和文化基因的保护应得到法律支持并构建市民支持的制度。
斯堪尼亚中国战略中心执行董事兼任中国瑞典商会主席Harborn Mats
质量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石。追求顶尖的质量,创新就会如影随形。
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业委员会委员,清华大数据产业联合会发起人陈雪涛
大数据和可穿戴设备不仅使人在解放双手的同时获得更多信息,而且也使感知的多种维度作用于周围环境,重要的是,利用大数据可以使人与环境之间彼此互相反馈,籍此量化为可改善的条件。作为可穿戴的载体本身,人自成交互,即了解自身,把不重视的信息量化为可感知,达到提前预警等作用。可穿戴设备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智能硬件的发展,如无人机对灾难预警、城市的交通救援等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穿戴设备在增强体验感之外,重要的是信息采集与反馈,小到对个人的管理,大到对城市的监测与反馈。
罗昂设计合伙人王芳
公共空间作为从城市更新中被释放出的具有社会导向的公共领域,正在使城市不断获得文化流动,让人们相遇,唤起自觉的意识;从而作为产生创新的热土,在弥合旧有空间与当代社会关系及生活方式之间激发出协同创新的共生机制,通过加强社会网络的公共属性,不断孵化创新的氛围,激发人们交流与分享的愿望。
以上就是部分嘉宾在城市复兴2050全球城市高峰论坛上的精彩发言。
找会议,上活动家!方便、快捷、安全找到最优质的会议。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活动家微信公众号:VESERVICE,或直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