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10日举行的中国制造2025对话德国工业4.0大会上,来自中国工程院的四位专家和三位德国专家进行了一场权威对话,对话围绕“互联网+”制造业展开,同时还就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异同进行了探讨。
“互联网+”与传统制造业的结合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认为,互联网为中国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使中国制造业加速进化。我国的“互联网+”首先要将智能技术应用到产品中;其次,互联网技术应体现在设计、生产、加工甚至管理等过程中;互联网将为中国企业带来商业模式的转变。
李培根强调,我国不能盲目追求智能化,企业自身需从“依赖创新”的思维中解放出来,转变为“驱动创新”的新思路。企业自身应减少对政府资金的依赖,加大研发创新的力度;企业在实现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开拓视野,放眼全球。对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讲,应学习德国的先进经验,不追求大而全,但求细而专,争取成为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表示,“互联网+”将推动制造企业由技术跟随战略向开发战略升级转型;推动制造企业与传统制造向数字化、网络化升级转型;推动制造企业由大规模批量生产的方式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化的升级转型;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向生产服务型转型。
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部院士钟志华表示,我国“互联网+”在体量上已初具规模,并通过互联网技术,结合市场需求,使制造业发挥了更大效益。但我们也应向处于更高境界的德国学习,通过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使工厂逐步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更多采用需求驱动、应用驱动等模式来发展中国的“互联网+”。
德国“工业4.0平台”秘书长亨宁•班迪恩表示,英特网使基础设施变得更加完善,实现快速的数据传送。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开始在制造业被集成,使得原先分割的商业模式紧密结合,更好地满足个性化需求。但互联网的介入也带来诸多挑战,包含数字化水平提高导致的失业问题,以及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等。
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异同
钟志华表示,德国工业4.0提出了智能化工厂和智能制造,由数字化向智能化迈进。而我国基于现实情况制定的中国制造2025则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的发展模式。
李培根认为,德国企业最大的优点是专注,在德国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它们不像西门子、大众那么出名,但他们最大的优势是专心做好一个领域。相反中国的制造业却不够专注,什么都想做,生怕钱都被别人赚了。
以上内容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与德国专家,关于互联网+与传统制造业的精彩言论。
找会议,上活动家!方便、快捷、安全找到最优质的会议。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活动家微信公众号:VESERVICE,或直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