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时代宏观
文|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潘向东
这是11月27号新时代证券在上海金茂君悦酒店召开的“高质量增长:寻找伟大企业”年度策略会上,潘向东博士的部分演讲摘录。
对于投资者而言,“价格”波动的核心其实是“预期差”,那么2020年有哪些可能会超出市场的预期呢?
--------------------
第一个超预期:经济低迷的持续时间
当前GDP增速低迷,百业出清,这一点全市场已经达成共识了。三季度GDP增速降至6%,当然市场上有人认为中国GDP增速可能实际只有5%甚至更低一些,原因在哪儿?因为根据我们公布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投资累计值在去年9月份是48万亿元左右,而今年9月份是46万亿元左右,按照这个推算的话,同比增速应该是-4.6%,但实际公布的数据是5.4%,大家发现数据有点对不上,所以就觉得实际情况可能比看到的更糟糕一些。但这些都没什么,大家都已经预期到了。
但经济低迷的持续时间会很长,市场可能没有预期到。现在市场上还是普遍预期未来两三年经济会企稳回升,但我们预计经济低迷可能会持续更长一些时间。为何经济低迷的持续性可能更长一些?因为导致经济增速回落的因素到现在为止并没有出现改变。首先,我们规范经济带来经济参与体的不适应。刚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当时老百姓都没有吃没有穿,老百姓的首要任务是去赚面包,所以当时提出“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但现在老百姓有面包吃了,现在他们更在乎的是面包获取的公平性和分配的公平性。十八大之后就开始加大了这方面的规范,但规范经济发展的同时打破了之前经济高速增长的激励兼容机制,过去这个兼容机制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一起,大家一致利益把GDP做大做强。但现在不一样了,GDP对地方政府官员不再是第一位,在不再强调GDP为第一要务的时候,地方政府官员就开始把免责当作第一要务,不再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于一个强势政府主导的经济体,这必然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制约作用。
其次,前期刺激政策留下的后遗症。目前我们还在不断地消减这些副作用,例如金融去杠杆、P2P的治理、地方债务的规范整顿等等,这些都是过去刺激政策和金融放开搞活带来的后遗症,治理还在延续,这对经济都会产生拖累作用。
最后经济转型本身意味着经济增速回落。生活在北京的朋友都知道,2013-2014年大家微信圈谈论得最多的是雾霾,当时很多人以伦敦和洛杉矶的治理经验为借鉴,觉得北京没有40年的时间肯定治理不了,所以我们当时周围一些朋友出于健康的考虑,举家搬到深圳。但是大家没想到,强势政府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还了北京一片蓝天。但是这种治理肯定会对经济产生影响,因为出现蓝天的背后肯定是关停了很多污染企业。
这些影响经济运行的逻辑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现在去探讨经济的企稳甚至回升,都为时尚早,所以说经济低迷持续性应该会超出市场预期。
第二个超预期:物价上涨
现在市场普遍预期2020年二季度CPI增速将出现拐点,峰值也就4%-5%之间。拐点的逻辑是,第一,今年下半年基数高,明年二季度之后会下去;第二,大家认为明年猪肉价格在二季度之后会出现下降,原因是地方政府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加大养猪扶持力度,甚至有的县不低于50万头的量,明年猪肉供应量上来,猪肉价格会下跌。
但我们认为物价超预期,CPI增速的峰值可能会到5%-6%,而且二季度只是季节性回调,并不一定就是拐点。这么判断的主要原因是:大家对这一轮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的逻辑判断,存在一些问题。目前主流判断导致这一轮猪肉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地方环保趋严,非洲猪瘟只是加速了短缺出现。按照这个逻辑,只要地方政府放开环保限制,那么生猪供应可以很快起来。但过去一年多调研的实际情况是产生猪肉短缺的主因是非洲猪瘟和地方政府因为免责的强势干预。为了避免非洲猪肉出现而导致地方政府追责,很多地方政府都要求管辖范围的猪(不管是否感染非洲猪瘟病毒)要么卖掉要么不要屠宰,这样的结果就是加速了生猪产业的出清和加速了非洲猪瘟病毒的广泛传播。
目前,中国的猪肉供需缺口大约在3000-4000万吨,很多人说未来中美贸易摩擦缓和,可以通过加大猪肉进口来平抑,怎么可能?2017和2018年全球猪肉生产量均为1.1亿吨左右,中国占了5400万吨生产量和5500万吨消费量,占了50%,全球的可供贸易量是800万吨,美国的产量是1100万吨,自己消费量是900多万吨,能够出口的也就100多万吨,和千万吨供需缺口不是一个数量级。第二个我们看到能繁母猪存栏还在下降,现在的猪仔变成能繁母猪只少要6个月,怀了猪仔到生下至少要4个月,猪仔长成肥猪要6个月时间,一共1年半左右,现在能繁母猪存栏还在下降,明年的供应量怎么可能起来?最为关键的是非洲猪瘟疫苗并没出来,非洲猪瘟还在肆虐,养殖户面临的风险还是血本无归,怎么可能会出现大量的复产?因此,2020年猪肉价格可能要接受更高的位置,而且持续性更长。现在就去判断2020年二季度CPI增速和猪肉价格就会出现拐点还是比较困难,因为,第一个方面,老百姓的消费是按购买力来算的,购买猪肉的时候发现货币在贬值,那么他们的预期会发生变化;第二个方面,猪肉价格上涨会通过比价效应影响牛羊肉等食品价格上涨,猪肉价格暂时性上涨对老百姓的预期影响不大,但假若持续时间长了,压力就会比较大,需要避免涨价效应的扩散。
第三个超预期:房地产下半年有条件放松
过去稳增长最好的方式就是松松房地产。这里面的逻辑就是:不仅房地产本身带动几十个行业,更为重要的是社会资金都是通过房地产平台进入地方政府的财政,房价涨主要是地价涨,地价涨地方政府受益,不仅仅是卖地收入,更重要的是以地价为基础的资产负债表扩张,通过土地质押来获取贷款,发行债券也是以土地为基础。一旦地价出现下降,那么整个地方政府债务就会出现问题,因此,房地产调控总是从需求角度来抑制,供给没有去扩张,每一次调控导致地价往上走,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就不会出现恶化,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扩张,然后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尽管今年中央政府想打破这个稳增长的方式,但新的方式替代也不是那么容易,由于2020年上半年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比较大,所以我们认为明年下半年出于稳增长的需要,房地产将会有条件地放松。
第四个超预期:外需会好于预期
原因之一,特朗普获取连任最需要的是经济继续维持不错的增长率,那么他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其一,与中国签订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第一阶段的协议主要是缩减顺差和中国扩大市场准入等,这样中国2020年就会加大美国商品的进口,这会支撑美国2020年的经济。第二个方面,他要求鲍威尔不断降息,货币政策对短期经济的影响还是很大的。2019年不断地降息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在2020年会显现出来,所以2020年美国经济会不错。同时,我们看到2019年四季度以来新兴市场经过降息也出现复苏的迹象。因此,2020年的外需会好于大家的预期。
第五个超预期:中美贸易谈判再现僵局
第一阶段的协议将主要集中在缩减美中贸易逆差和扩大市场准入等方面,这两个方面我觉得问题不大,中国在这个时候加大对美国商品的采购和加大市场的开放,都不难,而且特朗普这时候出于竞选连任的需要,也希望2020年中国能够加大采购来促进美国经济增长。但第二阶段是关系到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合作、国企竞争、2025中国制造、可核查机制等,这些涉及到中国的体制,加之2020年美国经济依然不错,特朗普有资本继续与中国较劲,因此,中美贸易谈判可能重新陷入僵局。
第六个超预期:地方平台开始出现违约
我们一直觉得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地方债务有中央政府的兜底不会出现违约,但2020年一些中西部局部地区不好说,可能会出现违约。一些中西部地区,债务水平确实比较高。最近看到一条新闻,贵州一个县,县委书记被抓了,被抓后发现这个县负债400多亿元,而他们的财政收入才十几个亿元,都覆盖不了利息,这是新闻报道出来的。但是这个现象在中西部地区应该是比较普遍,假若这些地方的房地产市场没有转机,那么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将会受限,当然目前专项债额度已经放了,但是地方的负债规模不是这些专项债能解决的,加之经济下行,税收收入下降,房地产市场没好转,土地收入也受限,因此,不排除有些县级平台,甚至地级市平台在2020年出现违约。也不排除再现上个世纪90年代的情况,一些地区出现事业单位人员发不出工资。
第七个超预期:国企债务违约扩散
截至2019年11月26日,违约债券152只,违约债券本金金额1179.51亿元,新增违约主体以民企为主。2016年的供给侧改革,对一些周期性行业实行关停并转,对国企形成了利好,但这个利好随着经济的持续低迷,慢慢也消化得差不多了,未来经济的继续低迷,一些国有企业也将会波及,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在过去出现了加杠杆,这种较高负债的国有企业不排除2020年会出现债务违约。
第八个超预期:中小金融机构被兼并和接管扩散
过去两年被接管的金融企业有:安邦,华信,网信,包商;被兼并重组的金融企业:世纪证券,恒泰证券,锦州银行等。由于经济的持续低迷和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延续,我们判断未来金融机构拆雷仍将延续,不排除2020年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和更大金融机构被兼并重组或被接管,所以未来金融防风险依然严峻。
第九个超预期:土地市场改革加快
大家都说经济增长需要拉动内需,怎么拉动内需?从消费来看,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倾向更强,高收入人群的国内消费已经得到充分满足了,消费倾向比较低,怎么让有钱人的钱转到没钱人头上,这当然不能“打土豪分田地”。我们认为一个可行的办法是:低收入群体一方面拥有劳动力,另外一方面就是拥有土地资源,而高收入人群有钱但缺乏土地资源,那么未来可以考虑低收入人群用土地资源与高收入人群做交换,这就需要从土地制度着手,政府可能会加快土地制度改革进程。
第十个超预期:国家对资本市场支持力度加码
这种加码主要原因在于:大家也发现找其他增长方式很难,过去稳增长通过房地产将全社会资本集结,转到地方财政,加大基建投入,2019年730会议中央已经定性了,这种模式不具有持续性,哪一天房地产卖不动了,很快就会爆发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因此中央不希望这种模式延续,那么有更好的办法没有?我们发现通过资本市场,全社会的钱投向企业,市场活跃,再融资、IPO就会增大,与此同时我们的VC、PE市场就活跃了。美国上世纪90年代末期股市也出现过互联网泡沫,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泡沫破裂之后产生了一批科网巨头企业。所以通过资本市场这一平台,引导全社会资金投资到实体经济中去,资本市场发展了,更多的居民参与到这一市场中来,会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也就可以降低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当然同时还可以改变消费者预期,对拉动消费者信心起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