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0日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在上海陆家嘴中国金融信息中心隆重举办,本次论坛主题为【2015,路在何方】。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会成员就论坛话题#2015,中国金融市场与货币政策#做了圆桌讨论,参加本话题讨论的有汪涛、刘利刚、沈建光、朱海斌、徐高和连平。
连平:关于货币政策这一块,其实各位首席都非常清晰的谈了自己的观点。刚刚几位首席都提出来。我不提问了。下面就大家提问,大家有什么问题就可以提出来。我觉得也不限于货币政策。可能有的来宾还有一些问题。
提问:今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会不会有明显的下降,比如说现在是3.89万亿,会不会一下子到3.5万亿,这个时候准备金应该有什么样的变化?
汪涛:首先我觉得不会降到3.5万亿,因为我们有庞大的经常项目顺差,今年估计5000亿打不住,再说了,如果说真正的出现反转,央行在资本管制上,资本流动方面可能会加强一些管理。如果是真的3.9万亿变成了3.5万亿,降个7、8次也不会到这样的水平。
鲁政委:我有一个补充。顺差是顺差,但是,由于强制结售汇已经取消了,现在企业所得到的外汇,已经不用必须拿回国内了,企业愿意放在境外哪儿都可以,所以,顺差不一定会继续造成外汇储备增加。
嘉宾回答: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担心我们的储备降那么多,因为我们有4万亿,其实你计算一下,我们的央行最多是4000到1万亿的储备就足够了。我们这么高的储备,我们的收益率非常低。如果说有大幅度的资本流出,我们的货币政策才可以走向正常化的区间。
提问:现在我们有很多人讨论要降息降准,我想问的是如果说不降准会怎么样?不降准流动性少?那我就放贷款不就完了吗?现在我们出了很多的工具,什么麻辣粉、酸辣粉的,我都没有弄清楚。我始终在思考,一定要降准吗?不降准,结构性的放贷款不就完了吗?我就没想明白,降准的概念是什么?
鲁政委:撇开流动性的考虑,我更愿意从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角度,来为降准的必要性提供一个理由。现在银行放贷款是需要资本金的。除非银行每年都能够发股票募集资本,否则,资本金就只能靠利润转增资本。按照目前银行的盈利水平,为维持每年10万亿的新增贷款,银行业全行业的资本缺口就至少是2000亿左右。那么,为避免银行利润的过度减少,中央银行就应该通过降准来缓冲银行利差的收窄。如果单纯从补充流动性的需要来说,央行现在有很多的工具做,降准的确不是必须的,但是如果从补充资本金的角度来说,降准就是必须的了。
嘉宾回答:央行印钞是他的权利。因为中国前几年有大量的资本流入,所以把准备金提高。来对冲这样的流入。如果说资金有大量的流出,自然可以降低准备金,然后再考虑印钞。
俞平康:其实就是一个资本外流的问题。就像刚刚讲到的,就算有贸易顺差,这些贸易顺差对市场来说,也并不会解读成非常积极的信号,因顺差的原因是内需疲弱导致进口太少。关于资本外流,你说就算我们有4万亿美元,你花5000亿美元去干预汇率可能吗,我觉得这个政治压力是非常大的。同时从时间角度来说,当美联储要放宽货币时,他要让市场有一个惊喜,所以他经常是超预期的放宽。但是收紧的话,他强调是提早半年就和市场沟通。那么新兴市场的资本外流压力,发生在美联储刚开始和市场沟通的头几个月。真正到加息的时候,已经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了。
提问:我来自一家私募股权基金。刚刚连平老师和刘利刚老师都提到互联网金融非常的火,想请各位谈一下互联网金融会不会对现有的金融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如果说有的话,是利还是弊。
刘利刚:我觉得是一件好事,因为他增加了金融市场的竞争,我总是说,如果说你看中国的储蓄率是50%,这样储蓄率很高的国家,我们的利息非常低,台湾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它的贷款利率和美国差不多,原因就是银行业的竞争力非常强。更多的竞争会是我们的金融更加有效,资金配置会更好。因此互联网金融是好事。但是随着而来的就是我们下一步怎么样规范和监管互联网金融。这样会解决一些道德风险的问题。
连平:互联网金融目前从它的经营对象就是客户来看,应该说和银行之间有一定的互补。其实他做的很多的小微企业,个人都是银行不做或者是银行从他的风险管理流程来看是没有办法为他提供服务的。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讲,他更多是弥补了金融体系的不足。银行现在可能遇到的压力来看,从总量上来看,将来在负债市场上会有一些压力,资产压力不会太大。但是他对整个市场带来的扰动,对银行是有利的,银行通过互联网的一系列的做法,体制和机制推动其内部改革,这是一件好事的。我很同意刚刚利刚的说法个,这样可以避免一些系统性的风险。
俞平康:我有一个不同的观点。我并不认为会如此乐观。什么是互联网金融,一块是对银行传统业务的补充,银行更加方便和客户连接,这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说互联网金融指的是P2P这样的贷款模式,我并不看好。非常明显的例子,为什么在美国有这样良好征信系统当中,P2P没有发展起来,而在我们没有良好的征信系统我们的互联网金融如此火热,这和阿里巴巴如此火热是一个道理。是因为我们传统的银行渠道受到了阻塞。互联网本人并没有造成人面对面的沟通。金融系统的主要功能有两点,传导信息和分散风险。当信息传导渠道被堵塞之后,那就是一个泡沫形成的机制。
徐高:其实金融除了信贷之外还有其他的功能,银行就是通过自身的期限错配为社会提供期限的转换。这是互联网这种金融机制所不能替代的。即便未来互联网金融真的达到人和人之间没有问题,我也不认为互联网金融会革掉金融中心的命。
提问:我的问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银行股的问题,银行短期来看,他的利好比较多,比如说货币宽松,比如说降准。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非常想问一下连老师,你们作为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你们对银行股是什么样的看法,你们在未来更多变化的情况下,到底是买四大行还是买小商业银行。比如说利率下来之后会不会一下子吃掉银行大量的利润。
鲁政委:首先,在中国股票市场上,我不知道你的投资视野是多长。你准备买入银行股多长时间?除非被套牢了,否则,我确实很少看到有人拿股票一年不动的。我自己觉得中国市场大部分都是短期投资人,如果说从短期投资者来说,这一轮银行股的上涨,并不是泡沫,而是有其基本面的原因的。比如说今年4月份我写了一篇报道,题目叫做《中国银行业投资价值的复归》,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计算了2013年中国全银行业的股息回报率来看,结果显示2013年全行业的股息回报率是5.64%,高的银行已经超过了6%。5.63%的回报在今年上半年连各类宝宝的收益率都是6%左右的状态下是没有吸引力的,但今年上半年的半年报公布之后券商马上预测说,今年银行全行业利润会有11%的增长,这就意味着,银行的股息回报率上升到了6.3%。此时,你就把银行当成可转债来买:买的银行股没涨,我就想买债券一样,得到6.3%的回报,只要明年银行业的利润不是负增长,我的回报率还会继续增长。如果说万一银行股票涨了呢?我就白捡一块收益。那么,这一轮银行股应该涨到什么水平?就是把它和固定收益理财的回报率拉平为止。作为短线波段操作者来说,你现在可以自己看一下,银行的股息回报率现在有没有降到目前银行理财的那个水平。
提问:对2015年,我想问一下台上的各位专家,从中国政府和中国金融机构来个层面,能不能用最简单的一个词或者是一句话预测一下他们关注的领域。
汪涛:中国政府今年最关注的问题也是金融机构最关注的问题。是在现在的情况下,如何安全着陆化解风险。
提问:现在中国金融市场有一个堰塞湖,你放再多水也是流向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如果说这个堰塞湖不除,民间利率始终下不来。这个堰塞湖有什么办法把他可以控制住,让水慢慢的下来。
徐高:我觉得还是要靠实体经济的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按理说,金融市场的配置是靠利率引导,利率精确的反应不同项目的回报率,最后可以给出高利率的项目都是回报率很高的项目,他才会挣到钱。但是现在出现一个问题,现在他们回报率很低,但是却用很高利率拿资金。资金更多向一些不好的地方配置。这就是央行结构性宽松的关键原因。要化解他,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首先把财政应该承担的责任承担起来,但是这个就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做到的。
沈建光:我觉得在今天会议上讲到刚性对付就是财政体制改革,包括现在地方融资平台。新的预算法是以后不允许了。通过发债这个其实就是要打破堰塞湖的手段。但是问题是做起来,可能会有很大的挑战,甚至有的时候是非常痛苦的。这个我觉得这可能是今年财政体制改革中,有比较大风险的。利率肯定会下来,但是如果说前期安排不到位,他可能要破产倒闭这个可能有一定的冲击。
俞平康:他刚刚讲到了,其实我本人没有那么悲观,因为从12月份到现在,央行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开始明显的将淤塞与金融系统中货币进行疏导了。刚刚这位先生提的问题本质上不是堰塞湖的概念,而是说把如何把资金从堰塞湖疏导出去后引导到可以发挥最大效益的地方。我们总结的中国去杠杆有四条路径,第一条路径就是通过行政管控手段引导信贷流向。因为实体经济中的高杠杆部分的非市场化的成分加起来的,问题的解决也是非市场化的手段最有效。就像九十年后期朱镕基总理主导的三角债清理,我们现在也是通过行政法规先把漏洞堵住,再对信贷流向进行疏导。我相信这个进程是在稳步推进的。
徐高:我觉得为什么这些人可以不断的拿高利率的资金,就是因为刚兑造成的。所以刚兑一定要被打破,在一个健康市场当中,风险是具有局域性的,就是倒了一家企业不会因为的倒闭而导致其他的问题。而现在中国的问题是什么?现在我们有一大类的资产,比如说城投公司发行的债务,它的投资价值刚兑的信任上,没有刚兑绝大部分的这种资产都是垃圾。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体风险和系统风险在一起。我们说城投公司如果说有一家出问题,整个城投公司就会被投资者系统性的抛弃,这就出了系统性的风险。如果说你不把这个问题解决掉,通过其他的方法把它支撑起来,这个时候你引发各种风险,就会投鼠忌器。
提问:我们的量化宽松能不能解决结构改革的问题?
汪涛:美联储和欧盟的结构调整都没有怎么做。区别不同的是美联储是一直坚持下来做了量化宽松,而欧盟没有坚持下来,还采取了一些财政紧缩的政策。以前说紧缩财政对经济没有太大的影响。而现在证明是错误的,在经济下行的时候,紧缩财政会对经济雪上加霜。你说中国实施量化宽松是不是可以解决结构性的问题,我觉得肯定解决不了。结构化的问题还是要靠结构的改革。但是,就像美国政府一样,在结构性调整的时候,他是需要时间的。你不可能经济下行的时候说货币政策不管了就痛下决心改,那只会造成危机。所以为了保证结构改革有一个平稳运行的环境,货币政策还是要保持平稳,所以应该有流动性的要有流动性,应该降息的时候要降息。
提问:我们看到货币市场利率上升,是银行流动性因为负债结构的变化导致流动性不是很宽松,现在我们看市场疑惑的地方,就是说现在7%以上的贷款率,基本上是07年经济过热时的贷款利率,这个利率其实我们看到总需求下降是很厉害的,包括皮厚肉厚的产业都在下降,经济过热的贷款利率银行是怎么看的?
连平:我觉得这里面是两个。一个是对贷款需求,就是供求关系对其定价的影响。第二也是最近几年来,最为重要的银行负债成本。成本大幅度上升,我们看到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贷款利率没有怎么下降,但是息差是在收窄的,而且有进一步收窄的趋势。我刚刚讲的办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你要把的利率降下来,你首先要把贷款放开。因为银行贷款的量是受控制的。这两年因为货币政策收紧,信贷被控制住,他的增速是非常有限的,这个时候供求关系导致了价格很难有什么变化,再加上成本的上升。对商业银行,我们开玩笑说,银行开会,银行也好,董事会也好,内部讲的都是定价上要想办法,无非就是把贷款利率提升上去,你说这个利率怎么降得下来呢?整个银行信贷2014年的需求还是非常大的。而商业银行风险偏好又下降了,所以在银行来说,他是收紧信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