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资产管理领域,长江养老是一家比较独特的公司,它拥有上海国资、保险背景,成立之初的使命是承担上海企业年金管理市场化的重任,成立后的9年内,长江养老在上海市原有的186亿企业年金资产基础上,做到了主动管理资产规模2037亿,翻了11倍。
在快速壮大的同时,长江养老还练就了一身绝对收益本领,即便是2008和2011年的股债双杀、全行业平均投资收益皆为负数的时候,长江养老也维持了正收益,9年来累计投资收益率49.6%。
日前,券商中国记者采访了长江养老首席经济学家俞平康,这位保险业内现有的唯一一位首席经济学家以买方身份,阐述了长江养老对于当下以及未来几年投资机会的判断。
投资穿越经济周期
券商中国:在过去9年里,长江养老不论是遇到单边熊市还是股债双杀,都维持了正收益,你们是如何控制波动、实现绝对收益的?
俞平康:养老金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无论在什么经济环境下,我们都不能出现负收益。实现这个目标挑战巨大,关键在于把握大类资产的配置,而大类资产配置的本质则是对经济周期的判断。这种能力,应该成为养老金管理机构的强项。
比如在2008年和2011年以及随后的几年中,我们准确地把握了经济下行的趋势,未雨绸缪,加强配置高收益稳定类的资产,以至于我们这几年非常受益于前期对于经济周期的把握。
投资要穿越经济周期,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的事情,要求我们做出具有前瞻性的判断。长江养老有一套对于宏观经济走向的预测模型,这个数量模型一年更新一次,每次往前推6个季度。目前我们的资产配置策略,其实是基于一年前就做好的判断。
养老金作为长期资金,能够实现跨经济周期的配置,这也是我们在整个资本市场中最鲜明的特色。在全世界,养老金都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基石。
券商中国:站在经济周期的角度看中国经济,你们判断L型走势的底部将会持续多久?
俞平康:中国经济已经走过了一个急速下行的阶段,后面面临一个缓慢的筑底过程。这个过程会有多长,有一些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管理者或者是市场人士非常悲观,但我个人倒并没有如此地悲观。供给侧改革的效果已经开始逐步显现,在煤炭等领域已较为明显。
我们判断,2018年之后,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可能来自于外部风险大于内部风险,比如美国很可能会产生经济危机,世界经济可能产生动荡,这将令刚刚开始复苏的中国经济面临挑战。
虽然当下经济前景不容乐观,但是也并不必过度悲观,总体上经济下行的趋势在减缓,但只要各项改革顺利推进,特别是国企改革和财税改革得以实质性推进后,经济就会复苏,经济增长的空间仍然巨大。这个阶段,养老金管理机构必须扎扎实实锻炼基本功,做好投资收益预期。
商品市场的机会>债券>股票
券商中国:您对于当前市场上各类品种的投资机会怎么看?
俞平康:每一类资产管理机构都有它独特的监管环境,养老金投资是受到严格监管的机构。如果不考虑监管条件的约束,我们认为,商品的机会大于债券机会,债券的机会大于股票的机会。
在全球的货币宽松情况之下,大宗商品的价格会上升。由于投资限制,养老金机构不能投资商品,所以在剩下的两个类别当中,我们认为债券优于股票,这是基于经济下行的判断。当前货币整体上呈现宽松的环境,虽然现在强调不能过于宽松,要实行稳健的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但这仅是边际上的改善,从长远视角来看,货币环境仍然较为宽松。在这种情况下,债券市场必然优于股票市场。
业绩波动率行业最低
券商中国:2016年是长江养老成立第9个年头,这些年来,长江养老在企业年金和养老金投资领域的成绩如何?
俞平康:2007年以来,长江养老管理的企业年金业绩表现非常稳健,不仅历年均实现了正收益,累计投资收益率也达到49.6%,高于行业平均水平42.8%,业绩波动率仅有1.93%,也明显低于4.09%的行业平均水平。
在2008和2011年的股债双杀的市场行情中,证券、债券和基金净值大幅下挫,企业行业出现平均负收益的环境中,长江养老仍实现了正投资收益。2008和2011年,企业年金的平均收益分别为-1.83%和-0.78%,而长江养老2008年和2011年的投资收益率为6.05%和3.09%。
自2011年起,人社部统计的行业数据,无论熊市牛市或震荡市场,长江养老从未出现负收益,年金累计投资收益率持续超越行业平均,业绩波动率行业最低,风险调整后的投资收益率在20家投资管理人中排名第一。
目前,长江养老业务范围涉及企业年金、养老保障委托管理、保险资产管理三大领域,拥有企业年金基金受托人、投资管理人等12 项业务资格,是市场上为数不多的拥有全部业务牌照的养老资产管理机构之一,并打造形成了养老金管理、养老保障资产管理、保险资产管理和另类投资四大产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