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企业全球化:新的历史 新的舞台”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于11月20日~22日在三亚举行,龙永图、王耀辉、高红冰、汪潮涌等政界商界的代表分别从各自领域出发,对中国企业国际化进行了深度解析。
以下是部分嘉宾关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言论:
商务部欧洲司原司长 孙永福
中欧企业间的产能和技术极具互补性,有利于形成产业合作的“制高点”。目前中国的产能制造只在全球居中档水平,众多中企面临转型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的局面,亟需欧洲的技术支持;中企可以给欧洲方面提供大量的资本和产能进行合作,使双方达成互利双赢的局面,从而形成产业合作的“制高点”。
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会长 崔明谟
从实施“走出去”战略初期的2012年到去年,中企对外投资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7.5%。
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的良好表现有两个方面:中企在海外并购企业非常活跃,2014年达到三百多项并购,涉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际交易额达201亿美元;非国有企业今年1月至9月对外投资占总额的67%,同比增长38.2%,其中民营企业同比增长179.6%,地方企业对外投资也首次超过整体对外投资的六成。
劳瑞德教育集团中国区总裁 李思严
中国企业走出去时,如何熟悉当地的游戏规则,在当地有更好的影响,跟当地有很好的互联互接是重要的问题。我们需要在全球化过程中引入国外人才到我们的体系里,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有一个很好的体制去培养适合国际化的中国人才。
原中国驻法大使、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吴建民
中国企业正处于“走出去”的大潮前夜,除了大企业外,更多的中小企业也逐步成为“走出去”的主力军,但“走出去”需要面临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需要更新知识,了解当地的“办事之道”。
其次,要更新观念,活用中介机构。
再次,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标杆,是由跨国公司逐渐演变为全球公司,真正的全球性质公司,在销售、雇员和资产的比例上,往往是海外部分超过国内。
北京广盛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李利凯
如今的中国已经到了必须转型创新的时刻,未来30年就是转型创新的红利。因此,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特别是寻求技术和创新资源是非常必要的。企业去海外投资或并购,应当多聘懂得当地国家语言、文化和法律相关知识的人才,双方交接各自背景更容易交流和促成交易,加之不违反当地的法律,这样投资的成功率更高。
史宾沙董事 张洋
企业全球化过程中排名第一的挑战是人才挑战,成功的海外高管以及国际化高管,最至关重要的特征是跨文化的灵活性。
人才挑战又分两个方面的挑战:企业走出去的时候通常要考虑外派人才,怎么样在企业内部选择和识别最适合做国际化的人才;企业大量聘用了本地化的人才尤其是高管层人才,如何让他们在自有平台上充分发挥才能,并且能够有机的融入企业的文化。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 左小蕾
现阶段证券公司能够帮助企业做的最多的是IPO,到香港或者新加坡、纽约、伦敦等国际市场上,帮助企业上市融资,做股权融资。另外一个未来的发展是帮助企业到境外投资,或者完成风险对冲的管理。如果向更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证券公司将来也可能做综合性的售后兼并过程中资金的集团融资的金融活动。
融资不是中小企业的主要目标,中小企业一般都是民营企业,在他们“走出去”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风险,熟悉当地的人文、法律、宗教、文化,也要去选定正确的投资方向。
信中利资本集团董事长 汪潮涌
私募股权和风投有可能代表中国新的“走出去”模式。
以上是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上,嘉宾关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精彩言论。更多会议内容请点击: 【大佬】龙永图:对于TPP,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大佬】阿里副总裁高红冰:2016年,天猫淘宝的交易规模或超过沃尔玛全球,未来是互联网经济全球 化时代
文章内容来自于人民网,活动家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huodongjia.com/10670.html, 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小编微信:hdjkefu
更多金融财经行业相关会议,请点击:http://www.huodongjia.com/finance/
找会议,上活动家(www.huodongjia.com)!方便、快捷、安全找到最优质的会议。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活动家微信公众号:VESERVICE,或直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